回归观念:意识形态教育的重建
本文关键词:回归观念:意识形态教育的重建
更多相关文章: 意识形态 共同价值 官方知识 批判教育学 公民教育
【摘要】:从源头上讲,意识形态源自于某个重要人物的个人观念,但是,一旦获得公开表达与官方传播,它就会发挥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并最终取得众多社会成员的赞同与接受。由此,意识形态在实现其从"个人观念"到"集体信念"身份转换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其在众多社会舆论中的宰制地位。问题是,教育过程不同于政治宣传。然而,当意识形态以"共同价值"或者"公共善"的面貌取得其在学校中强制推行的合法地位时,其拒绝接受讨论、检证与批判的独断性与排他性,往往会使这种以理论或者知识形式出场的意识形态教育过程蜕变为一种强制性的灌输过程,进而彻底消解了其作为一项教育内容的对话空间和讨论可能,并最终丧失其在实践中应有的行为指导作用。为此,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让意识形态回归其"观念"本义,亦即将意识形态从一种完成时态的结果性定论转变为一种在特定现实情境中产生的个人看法,不仅能够充分再现意识形态的生命活力,有效调动学习者的学习欲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还将为学生通过个人经验和理性思考来重新领会与检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提供可能空间,让意识形态教育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教育过程,并最终实现其作为"共同价值"在最广泛社会群体中的价值导向作用。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共同价值 官方知识 批判教育学 公民教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转型期我国公民教育的哲学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880112)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路径、方法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2JZD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1859年,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在《威斯敏斯特评论》上发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以来,有关知识价值的讨论早已成为教育活动不得不面对的基本问题。1990年,自美国批判教育学家阿普尔在《意识形态与课程》第二版的前言中明确提出“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以来,教育学界对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国培;;国外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华章琳;蔡萍;;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7年04期
3 汪国培;;论社会转型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J];镇江高专学报;2007年04期
4 邵宪梅;;论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现代转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乌尼日;翟长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及对策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6 赵士兵;;试析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成功经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8期
7 王金锋;;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与建议[J];四川兵工学报;2008年04期
8 徐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需要科学的体系来规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1期
9 陈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J];才智;2009年18期
10 张朋光;冯颜利;廖小明;;意识形态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统一——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宇;;当今大学意识形态教育的缺失及其道德后果[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董朝霞;张译文;;党的“十八大”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体系设计[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3 李玉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与对策探析[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岳杰勇 张银付;积极推进意识形态教育创新[N];人民日报;2011年
2 周红 四川警察学院;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 王雪莲;把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性[N];黑龙江日报;2009年
4 徐兰宾;着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三种能力[N];江西日报;2012年
5 侯西安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集体主义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观前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易劲鸿;当今缺的不是制度而是遵守制度的精神[N];检察日报;2007年
7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吴宏政;当前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N];吉林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周福志;哲学与革命的“玄机”[N];团结报;2011年
9 杨正武;转型期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重点[N];厦门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曹生旭;文化塑造和谐魂[N];新乡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何扬波;高校宣传工作引领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舒畅;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曹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与途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李锴钜;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维达;全球化背景中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6 邓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7 王兆秦;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孔珍珍;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体系建设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9 张运岭;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10 谭金霞;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13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11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