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高中生人际压力、认知重评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01 17:10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人际压力、认知重评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高中生 人际压力 认知重评 学校适应


【摘要】:高中阶段是人生重要转折时期,高考的成败对其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间接的影响,而学校适应状况直接影响其当下的适应与未来的发展。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众多,本研究主要关注人际压力、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以及性别在其中的作用。研究一主要从量化角度探讨高中生人际压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以及认知重评策略的中介和性别的调节作用。研究二则通过对12名高低学习成绩者进行深度的半结构化访谈,并对质性材料进行主题分析,从而进一步揭示提高高中生认知重评策略有助于避免人际压力对学校适应的负性影响。本研究首先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三所高中的高一和高二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多元方差分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到量化结果,再进一步通过深度的半结构化访谈得到质性结果。具体结论如下:(1)各研究变量具有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的主效应,以及三者的交互效应。具体而言,与女生相比,男生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显著较少,行为问题明显较多,学习问题也明显较多,学习成绩明显较差。与高一学生相比,高二学生采用认知重评策略较多,同时行为问题明显较多,学习问题也明显较多,而学习成绩却相对较好。相比于职高学生,普高学生面临的人际压力较强,使用认知重评策略较多,行为问题也较多,但学习问题较少学习成绩也较好。在职高学生中,高二女生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显著多于高一女生;行为问题显著多于高一女生,学习问题也显著多于高一女生,但高二男生的学习成绩显著好于高一男生。(2)认知重评策略在人际压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即,人际压力降低学生学校适应,但提升认知重评策略使用,较多的认知重评策略提升了学生的学校适应。因此,认知重评策略缓冲了人际压力对高中生学校适应的负性影响。(3)人际压力与学校适应关系中认知重评策略的中介效应受到性别的调节。即,面临相同的人际压力,相比于男生,女生更善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以维持良好的学校适应。(4)访谈结果显示,学习成绩高分组学生能更好地运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来缓解人际压力,学校适应较好;而低分组学生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运用上明显低于高分组,且人际压力较高,学校适应等问题也显著多于高分组。
【关键词】:高中生 人际压力 认知重评 学校适应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11-20
  • 引言11
  • 1. 高中生的学校适应11-13
  • 2.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13-18
  • 2.1 人际压力因素14-17
  • 2.1.1 亲子关系15
  • 2.1.2 师生关系15-16
  • 2.1.3 同伴关系16-17
  • 2.2.情绪调节策略因素17-18
  • 3. 人际压力、认知重评与学校适应的关系18
  • 4.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18-20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20-36
  • 研究一 问卷调查20-30
  • 1. 研究对象20
  • 2. 研究工具20-22
  • 2.1 人际事件压力测量20-21
  • 2.2 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问卷21
  • 2.3 学校适应测量21-22
  • 2.3.1 学业成绩评定21
  • 2.3.2 问题行为评定21-22
  • 3. 数据处理22
  • 4. 结果与分析22-27
  • 4.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22-24
  • 4.2 各变量间相关分析24-25
  • 4.3 人际压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25-27
  • 5. 讨论27-30
  • 5.1 人际压力、认知重评和学校适应的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的差异..1727-28
  • 5.2 人际压力对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28-30
  • 研究二 质性访谈30-36
  • 1. 访谈对象30
  • 2. 访谈程序30-31
  • 3. 访谈内容31
  • 4. 内容分析与处理31
  • 5. 访谈结果31-34
  • 6. 讨论34-36
  • 第三部分 启发、不足与展望36-39
  • 1. 促进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心理方法36-37
  • 1.1. 举办人际交往专题训练,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36-37
  • 1.2 提高高中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其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37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37-39
  •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4
  • 附录44-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阿丽;方晓义;李辉;蔺秀云;刘倩倩;;云南省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预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2 刘万伦,沃建中;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3 屈智勇,邹泓,王英春;不同班级环境类型对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4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5 方怀胜;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及教师的指导[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7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8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9 陈欣银,,李伯黍,李正云;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2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晓静;城市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小组工作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田晓峰;盘锦市寄宿制高中新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聂丽芳;初中生学校适应问题的学校改进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英;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5 于璐;中学生亲子沟通、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馨琦;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人际压力及情绪反应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27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127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