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学发展新时代的标志和纲领——评李德昌《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

发布时间:2018-02-05 22:50

  本文关键词: 信息人教育学 势科学 教育动力学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李德昌《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提出了具有一体化趋势的、能够推动教育学研究沿着新的基本机制发展的势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信息人教育学为教育创新提供了纲领,指明了可操作性的路径,开辟了教育学发展的新时代,将引领教育学跨越第三个里程碑。
[Abstract]:Li Deshang's "Information Man Pedagogy-potential Science and Educational Dynamics" puts forward a trend of integration. The theory of potential science, which can promote the research of pedagogy along the new basic mechanism, provides a program for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operational path. Opened a new era of pedagogy development, will lead pedagogy across the third milestone.
【作者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民办教育研究所;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研究项目“基于WSR方法论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1YJC880051)阶段性成果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011]-JKGHAB-007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垠全;;论教育学的科学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年03期

2 彭正梅;本纳;;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纪念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发表200周年[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彭正梅;;理性的狡计:德国教育学发展中的五次危机及其因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段炼炼;毕宪顺;;塑造与改造:教育与司法的共同命题[J];理论学刊;2014年09期

3 张三妮;;术语、翻译与文化:“个性”作为教育学术语的确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彭正梅;;现代教育的自身逻辑的寻求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5 苗曼;;教育塑造:一个需要审思的教育元命题[J];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苗曼;天性引领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高鹏;论教育学知识的科学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少华;中国教育从以“学”为中心到以“教”为中心的转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燕敏;论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巧先;认识与分析:教育学中国化[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5期

2 杨宏飞,刘佳;教育学面临的几个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7期

3 丁丽红,焦瑶光;教育学从“科学化”到“消亡”——对教育学的回顾和前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刘庆昌;;论教育学的范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王建华;;作为方法的教育学[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1期

6 徐冬青;;观察、参与、介入:教育学方法论的演变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4期

7 洪丕熙;;制度教育家洛勃罗论“新”教育学运动[J];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01期

8 丁;教育学的困境[J];教育科学研究;1990年04期

9 张晓鹏;“教育学体系”概念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2年03期

10 陈桂生;略论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的现象[J];教育研究;199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杨小微;;中国教育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3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第二章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修养[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张应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学依然面临“学科化”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庞守兴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顶天立地”: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伍红林;调准我们教育学的焦距和色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钟启泉;告别“罐装” 走近真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刘慧珍;寻找“教育学文化性格”之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金鑫;《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建造教育学理论大厦基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7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讨》 探未发明的新理 入未开化的边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周霖;重建教育理论创新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刘旭东 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提供平台:引领教育与社会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庞庆举;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珂;论教育学的人文意蕴[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晴;“教育学立场”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惠雨;论教育学话语的若干问题及未来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陆婷;论教育学话语的形成[D];苏州大学;2009年

5 李迪;无立场教育学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燕敏;论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雪;教育学原创性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8 张晓东;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惩罚谈作为策略的教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婧;国外教育学著作中的范畴及其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10 连芳芳;吉鲁的后现代批判教育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2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92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e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