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风险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学校教育应对

发布时间:2018-02-13 04:48

  本文关键词: 风险 风险社会 道德困境 学校教育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Z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风险社会是一个"人造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是一个"孤独个体"普遍化的社会,是一个被"恐惧文化"所笼罩的社会。在风险社会中,存在着不少道德困境,包括科技伦理的失效、道德与价值共识的困境、道德冷漠的蔓延等。面对这些道德困境,学校教育应该开展责任伦理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对话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和社会行动能力。
[Abstract]:The risk society is a society dominated by "artificial risk", a society of "lonely individuals", a society shrouded by a "culture of fear". There are many moral dilemmas in the risk society. It includes the fail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hics, the dilemma of moral and value consensus, the spread of moral apathy, etc. In the face of these moral dilemmas,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carry out responsibility ethics education, enhance students' moral judgment ability and dialogue ability, and so on. Develop students' moral sensitivity and social ac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风险社会的道德教育”(CEA140167)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富兴;;个体化社会的道德教育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全;学校恐惧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风险社会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伦理重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欧三任;;农村信息化进程中的政治安全风险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欧俊;李松柏;;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4 肖顺武;;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5 包学雄;黎雄辉;;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6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7 戴卫东;;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责任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牛菲;;“特殊的”与“总体的”意识形态——曼海姆对意识形态概念两重含义的区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邓纯余;;高职院校学生技术伦理教育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革;阎耀军;;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程倩;;论领域分离中的社会治理创新——读《公共生活的发生》有感[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谢庆奎;杨宏山;;信息全球化与意识形态创新[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6 周杰;杨望成;;行政问责与官员复出——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唐均;;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政策的视角[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8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书婕;;基于2008年南方雪灾的技术风险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宋晓光;;R&D活动中的科技风险[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体育竞争情报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8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10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舜;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琳;辽中南城市群环境风险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超;风险社会背景下政府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徐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沈静;德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犯罪分析及其预防[D];江南大学;2010年

10 齐天娇;创业者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石中英;;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3 石中英;;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朱开君;人的发现——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学思想[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薛红;在个体化浪潮之中的性别身份和婚姻家庭——贝克的《风险社会》中的性别和婚姻家庭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6 石艳;;“共同生存”何以可能?——教育场域中信任问题的社会学审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高德胜;;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论道德教育在电子媒介时代的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高德胜;;论现代教育的“幸福追求”[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10 张相乐;;论师生信任关系的构建[J];教育导刊;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玉梅;道德焦虑论[D];中南大学;2010年

2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佳佳;论学校制度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闫荣双;初中生学校恐惧的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晓明;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平;;道德困境与反道德困境[J];新余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柯羽;;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道德困境与破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0年08期

3 李华忠;;现代人道德困境之源考量——基于道德的支撑维度[J];求索;2011年02期

4 黄瑾宏;;论现代性自我的道德困境及其超越[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5 王强;;被让座:公共生活规范的道德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蒋春梅;;论社会道德困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2期

7 韩根源;;尝试用“道德困境”引发学生的道德体验[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8期

8 路德彬 ,赵杰;走出道德困境:孔孟之道给予的启示[J];东岳论丛;1990年04期

9 杨少涵;;道德困境的博弈分析[J];开封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任伟;赵图雅;;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大学生道德困境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亚男;;中国现代化的道德困境与“以德治国”的战略应对[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张华;;游走在“高尚”与“平庸”之间——当代青年的道德困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教育选择[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3 王春飞;;道德困境与审计意见购买[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绿 编译;媒介通过呈现“道德困境”影响人们的道德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 李侠;科技界的焦虑与道德困境[N];上海科技报;2014年

3 傅淞巍;让“好人遇到好人”逆转道德困境[N];辽宁日报;2011年

4 王甘武;如何化解“好人难做”的道德困境[N];太原日报;2011年

5 汪昌莲;质疑雷锋折射现实道德困境[N];济南日报;2012年

6 南开大学法学院 王彬;摆脱道德困境的三条红线[N];检察日报;2010年

7 顾元;低薪制及其道德困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湖北大学商学院 黄晓波;会计人员的道德困境与文化品味[N];中国会计报;2012年

9 高力;行为选择与道德要求[N];云南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兰晓萌 任孟山;基因科技的道德困境[N];华夏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彬;走出道德困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亚昆;议道德困境[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孙哲;论我国当代立法的道德困境[D];西北大学;2014年

3 郭薇;大学生道德困境问卷的初步编制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苗猛;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困境及改善之道[D];西华大学;2014年

5 张春晖;当代中国道德困境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6 李雪妮;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困境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7 梁益铭;社会转型期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道德困境及突围选择[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8 李文俊;布劳的社会分化理论与我国道德困境[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皮兰娇;现代道德困境与德性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胡相忠;基于当代道德困境下的孟子伦理思想价值研究[D];大理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507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507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2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