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智慧: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民主意蕴
本文关键词: 杜威 教育 新个人主义 民主 解放智慧 出处:《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并不仅仅意味着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以青少年的生活和经验为基础,引导青少年学会生活。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即生活"与民族-国家民主化过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原则一体。个人主义是民族-国家民主化过程的价值起点,因此,"教育即生活"首先意味着"教育即以个人主义为基石的现代生活"。在民族-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流动、躁动和集群成为现代生活的基调,教育、生活和民主都需要不断改造。因而,"教育即生活"进一步意味着"教育即以新个人主义为特色的民主化生活"。没有自由就不会有卓有成效的民主化改造。对自由的自觉是现代生活的根本标志。因此,"教育即生活"同时意味着"教育即自由生活"。自由是争来的,教师争取教育自由是教师的个人权利、公民权利和专业权利,其核心是连续不断地解放智慧,这是实现"教育即生活"各种涵义至关紧要的一环。
[Abstract]:Dewey's "Education is Life" does not mean that education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life. Education is based on the life and experience of teenagers.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is life" with the ideological methods and value principles of the process of national-state democratization. Individualism is the valu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ocess of nation-state democratization. Therefore, "education is life" means, above all, "education is a modern life based on individualism".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nation-state, mobility, agitation and cluster become the keynote of modern life, education, Therefore, "education is life" further means that "education is a democratic life characterized by new individualism". Without freedom, there can be no fruitful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Therefore, "education is life" means "education is freedom to live". Teachers' striving for the freedom of education is a teacher's personal right, civil right and professional right, whose core is to emancipate wisdom continuously, which is a crucial link to realize the various meanings of "education is life".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基金】:河南师范大学2014博士科研启动课题
【分类号】:G40-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斌;朱永新;;杜威“教育即生活”本真意义及当代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利;;对综合性大学音乐系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姚运标;唐磊;;美国教科书中的宗教与科学之争——以斯科普斯案和《国防教育法》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伍德勤;;论传统派与现代派教育思想并存的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刘旭东;吴原;;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臧海群;张国良;;受众研究跨学科的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学科研究的受众学[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刘黎明;;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之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黄慧娟;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德;;中学素质教育浅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4年02期
2 袁稻香,刘铁芳;教育与生活的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3 蒋旭霞;;教育杂谈[J];文学教育(上);2007年01期
4 赖配根;;教育与生活的“对话”[J];人民教育;2008年08期
5 杨开成;;“教育即生活”体悟[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6 杨秀萍;;审析“教育即生活”[J];才智;2012年23期
7 刘利;;教育即生活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J];现代交际;2013年04期
8 王小平;;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J];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10期
9 张士芹;;一个普通教师眼中的“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08期
10 王鉴;;“教育与生活”问题之问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一个农村孩子眼中的教育与生活[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田秀忠;唐文生;;以人为本,走出误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3 熊贤君;张雪强;;杜威“教育即生活”新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黄行福;解读“教育即生活”[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本报评论员 翟晋玉;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N];中国教师报;2012年
3 天津中学 李登举;教育即生活[N];天津教育报;2009年
4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 高峰;教育是“玩”出来的[N];中国教师报;2011年
5 迟鹏;“教育即生活”[N];中国邮政报;2004年
6 闫学;教育“方程”的一种解法:以实用来回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郭瑞;杨昌洪:教育没有拒绝的权利[N];中国教师报;2013年
8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 周小李;切实推进教育创新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N];湖南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程胜;“教育即生活”的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晏琨;美国小学经济学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晶;规训教育及其超越[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囡囡;陶行知将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中国化的历程及当代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09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50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