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应试教育”比较
本文关键词: 应试教育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教育改革 出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所谓的“应试教育”广受诟病。但是中国并非唯一存在应试教育的国家,在发达的美国同样存在某种“应试教育”。通过比较,两国应试教育在存在形式、造成的影响等方面都有着本质不同。应试教育对两国的教育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两国为此都在进行相应教育改革。在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的过程中,中美两国相互借鉴不无裨益。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so-called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widely criticized. However, China is not the only country wher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exists. There is also some kind of "exam-oriented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ed United States. The impact is different in natur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has caused varying degrees of harm to education in both countries, and both countries are carrying out corresponding educational reform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a balanced and equitable education, It is beneficial for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G632.4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昕;;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J];计算机时代;2017年03期
2 田yN;樊景博;;大数据视野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分析——以商洛学院为例[J];无线互联科技;2017年05期
3 吴婷;;中美iSchool院校LIS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年02期
4 牟冬梅;王萍;郑晓月;赵丹宁;琚沅红;戴文浩;刘汉君;;大数据时代下医学信息相关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优化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年02期
5 蒋豪;;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孵化式创业教育及其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J];技术经济;2017年01期
6 秦颢洋;袁顺波;许帅帅;来晨璇;李以勒;程晟洛;;国内iSchool研究综述[J];科技视界;2017年03期
7 李叶;;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的建设与实践[J];科学中国人;2016年36期
8 王新萍;;高校科技俄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J];现代交际;2016年24期
9 徐玉玲;刘涛;;研究性教学法的探索与初步实践——以药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年12期
10 何涛;陈勖;谭旭;霍红颖;魏勇;;高职院校软件类教学团队的建设探索与研究——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芮;肖希明;;iSchool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23期
2 肖希明;田蓉;;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iSchools实践教学体系[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23期
3 曹晶;肖希明;;iSchool毕业生在信息领域的就业分析及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13期
4 熊华军;岳芩;;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5 司莉;刘剑楠;张扬声;;iSchool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及其对我国图书馆学课程改革的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1年21期
6 刘奕涛;;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思想述评[J];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7 李楚英;王满四;;美国大学创业教育模式及与中国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2期
8 孙英浩;高庆山;杨威;;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经验与特点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0年02期
9 谢胜强;陈德棉;陈盈盈;颜彦;;国外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特点比较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03期
10 王福友;;伯顿·克拉克忽视的领域——基于斯坦福大学多学科教学与研究实践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伯璋;;台湾教育改革的另类省思[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蒋伯军;;浅谈素质与素质教育[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3 黄家驹;;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思考[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宇;;我国教育改革出现新曙光[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5 谭玉华;毕业才;;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张艳;;试论教育对科技的作用——兼谈教育改革[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李传义;;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8 马国芳;;地方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探讨——云南省突出重点扩大试点推进云南教育改革发展工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田汉族;;中国教育改革深化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其化解——基于成本分析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几位专家对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轩教;不断深化政治教育改革 进一步抓好忠诚卫士教育[N];人民武警报;2000年
2 储朝晖;教育改革:让人民更幸福[N];光明日报;2011年
3 李南沉;教育改革要抓住本质[N];中国教师报;2011年
4 记者 达娃;保质保量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N];拉萨晚报;2012年
5 记者 张东;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首发[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维娜;谁影响了中国教育改革中的利益博弈[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西安市教育局局长 李颖科;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教育改革成果[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 刘自成;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耿银平;“不适应”给教育改革添动力[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驻曼谷记者 吴建友;泰国探讨教育改革[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彭慧艳;舆论视野下的教育改革[D];安徽大学;2013年
3 李雅君;俄罗斯教育改革模式的历史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段素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庞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张永祥;知识观视野下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妹芝;促进平等,追求卓越[D];河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然;教育改革中中小学校长阻力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辛晶晶;基础教育改革中“典型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赵胜;罗伯特·欧文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薛锦蓓;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5 杨丹;《教师教育政革行动及特殊教育:融合、分歧及错失的机遇》(第一、二、三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6 官明娟;九十年代美国克林顿的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施晓林;评析现代美国第二次教育改革[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9 段伯升;成长电影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中国学校教育改革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09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509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