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视学校德育的冲突型伦理生态问题

发布时间:2018-02-27 20:57

  本文关键词: 学校德育 学校文化 伦理生态 泛功利化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代伦理变迁背景下育人环境的复杂化、功利化、碎片化,令学校德育正在发生由"泛政治化"向"泛功利化"的转变,并逐渐演变为一种冲突型伦理生态。这种伦理生态令学校德育正在渐渐失去价值"主心骨"。正视冲突型伦理生态的种种问题,调整和改造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泛功利化关系,建设和谐型伦理生态,是深化学校德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Abstract]:The contemporary ethics complex,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chan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tilitarianism, fragmentation,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s changing from "politics" to "Pan utilitarianism", and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conflict. The ecological ethics of ecological ethics to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is gradually losing the value of "backbone" face. The conflicting ethical ecological problems, the utilitaria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 interior modulation, building the harmonious ecological ethics, deepen the reform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s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国家认同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取向及实践模式研究”(BEA110035) 2008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团队招标项目“当代伦理变迁与学校德育改革”(08JDTDXM88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高教探索;2002年04期

2 姜智;师生关系模式与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金宝;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颜良伟;;冲突与协调:民事抗诉中检法关系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殷琼;;试析乡村精英在群体性冲突预防中的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明成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群体性事件进行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吕欣;;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李广学;杨秀梅;;冲突与和谐——我国转型期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7 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8 林兴初;;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演化及化解机制——基于台州市2005—2009年党政部门信访数据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郄海霞;;美国高校与社区关系:冲突与合作[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10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立会;;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左雪松;;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观—马克思与科塞的冲突思想[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5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郝彩虹;;冲突与和谐——从科塞的冲突功能理论看我国农民工与市民的利益冲突[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蔡久旭;;社会冲突视角下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月球;;农村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付诚;王一;;市场规则体系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问题初探[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军民;胡永利;;论提高党防范和抵御执政风险的五大能力[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兆丰;基于竞合战略的中国汽车行业供应链优化模式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海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俊夫;公共危机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罗应棉;高中生师生社会交换问卷编制及交换关系的现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论“以人为本”[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王夏莲;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与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郑雪;教育的生态评定简介[J];外国教育动态;1983年05期

4 梁禹祥;制度伦理与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0年03期

5 樊浩;“德”—“育”生态论[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李韬,文晓红;关于德育的生态学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7期

7 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8 刘贵华;生态哲学与大学教育思想变革[J];高教探索;2001年03期

9 徐西胜;道德重建与制度安排[J];甘肃理论学刊;1999年03期

10 廖昌荫;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与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利斌;官德建设问题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正荣;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岳滢;德育社会生态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书业,朱家安;学校文化生态属性辨证[J];学术论坛;2005年05期

2 杨荣;;校长是学校文化的传承者[J];上海教育;2006年07期

3 周国正;;办学思想是学校文化的核心[J];上海教育;2006年09期

4 赵颖洁;林倩;;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促进人文教育[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周生民;;学校人本管理之我见[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汪理智;;文化管理——校长应追求的管理境界[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7 郭华芳;;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文化重在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6期

8 林高明;许元坤;;学校的精神谱系[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8年03期

9 特古斯;;学校文化:问题与思考[J];前沿;2008年03期

10 洪顺刚;;浅谈学校形象与学校文化[J];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如奎;;学校文化建设问题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袁秀硕;;树起和谐学校文化的旗帜[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苏芳;;关于制度与文化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苏芳;;关于制度与文化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5 杜成碗;;实践行知思想 传承新旅经验 打造意蕴深厚的学校文化[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6 陈龙法;;学校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之魂[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马连华;;浅谈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周志芳;;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黄长荣;;用SIS经营学校文化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冯永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学校文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淄博四中校长 刘绍华;学校文化是办学的力量之源[N];淄博日报;2008年

2 浙江省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 胡鑫镛;学校文化怎能复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丽水实验学校校长 潘正亮;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应扮演的角色[N];丽水日报;2006年

4 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校长 方明江;关注文化,让学校更有魅力[N];绍兴日报;2007年

5 吴景波 王中虎 本报记者 郑大中;依托本土资源 打造学校文化[N];上饶日报;2010年

6 丽水市实验学校校长 潘正亮;建设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品位[N];丽水日报;2005年

7 余立生 (作者系江西安义第二中学校长);优化学校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N];南昌日报;2007年

8 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 邵岳平;学习企业经验,,培育学校文化[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李扬 宋林 通讯员 沈菊花;让梦想在阅读中放飞[N];郑州日报;2009年

10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铁军;走向文化的几点思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顾志红;中学的组织结构分析及其文化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史根林;名校论[D];苏州大学;2007年

8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宿大伟;新课程改革下学校文化的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何娟;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重建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孟静;学校文化建设:现代学校发展的新趋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宏伟;论企业子弟学校学校文化的重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方志启;新世纪学校文化的使命和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薄祥慧;学校文化建构中校长领导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静文;“微笑行动”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蕴;民族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牛志娟;转型性变革背景下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翟楠;隐藏在“标语”背后的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44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544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5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