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论

发布时间:2018-03-19 00:32

  本文选题:亚里士多德 切入点:城邦公民 出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缓和城邦内的矛盾,提升公民素质,亚里士多德主张对公民实施德化教育。他认为,公民品格的提升与城邦发展相辅相成;本质说、灵魂论及目的论是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法律、政体和社会原则,是实施公民教育的基本保障;公民教育要分阶段进行,但是其实施越早越好,甚至可以提早到胎儿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实施公民教育的关键期,体格教育、品格教育和实用教育三者互为基础,共同作用于公民教育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思想尽管有不完美之处,但瑕不掩瑜,留给后世无尽的智慧宝藏。
[Abstract]:In order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s within the city-sta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itizens, Aristotle advoca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for citizens. In his opinion, the promotion of civic charact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ty-states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theory of soul and teleolog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ivic education, the legal, political and social principles, and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ivic education. Civic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stages, but the sooner it is implemented, the better. It can even come early to the foetal period. Adolescence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civic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character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are based on each other. Aristotle's thought of civic education, though imperfect, does not hide its flaws, leaving future generations with an endless treasure of wisdom.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OA120325)
【分类号】:G40-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宏;强化公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兼谈公民教育的政治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袁利平;四个国家的中小学公民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08期

3 王淑芹,王爱霞;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之管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9期

4 王啸;;公民教育:时代与主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张宜海;;谈学校公民教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6 高峰;关于公民教育的政治学解读:价值与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阿兰·塞尔斯;原则性实用观点:关于民主公民教育国际合作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杨冬;公民教育刍议[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蓝维,刘智宏;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谢克昌;;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刚;;国际视野中的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2 单文经;;澳门公民教育简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撷影(2006年6月·香港)[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香灼玑;;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开幕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雄;;公民教育:新的起点与探索——2005年中国内地公民教育现状概述[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蓝维;;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文;;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敬慈;;推动公民教育,从何人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均才;;公民社会与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广公民教育的经验[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公民教育推进成效显著[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周敦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民教育[N];湖北日报;2008年

3 李瑞兰;应该大力倡行公民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杨云香;公民教育要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N];人民日报;2012年

5 大学教师 齐问;严管须运行于公民教育的环境中[N];东莞日报;2012年

6 实习生 谢仪 本报记者 黄金鲁克;世界公民教育不是一门课[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易到用车创始人 周航;公民教育与企业责任(上)[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刘艳侠;学校公民教育意在锻造现实人格[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王晓真 编译;美国公民教育严重不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刘文宁;公民教育:现代社会的新德育[N];工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振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守波;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崔贞姬;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明玉;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敖洁;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宏倩;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利运;英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永梅;全球化视域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杨倩;美国公民教育理论(2000-2010)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文静;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第二次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波;西方公民教育成型因素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鸿莹;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特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晓艳;我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何久香;我国学校实施公民教育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32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632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7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