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学记》文本评述术语的发生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12:15

  本文选题:《学记》 切入点:经学时代 出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学术范式历经从传统学术范式向现代学术范式的历史变迁,《学记》文本评述术语在不同的学术范式下呈现出不同的学术旨趣。在经学时代,以"学"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学记》文本评述术语呈现出由"道"至"义、序、由"再至"法"之间的操作转换,并最终以"道"的实现作为教育的圭臬;在过渡时代,经学在从"国故"向"国学"的自我学术救赎之中隐身于"现代学科"之内,《学记》文本评述术语呈现出教科书化的时代特征,并正在试图用新的学术术语为经学重新立法;在学科时代,以"教"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形成,《学记》文本评述术语呈现出学科化和制度化的特点。《学记》文本评述术语的历史变迁,为实现新、旧学术范式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对话,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本范例。
[Abstract]:The Chinese academic paradigm has undergone historical changes from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paradigm to the modern academic paradigm. The textual commentary terms show different academic purport under different academic paradigms. In the discourse system with "learning" as the core, the commentary terms of the book of learning show the 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 from "Tao" to "meaning", the order from "Tao" to "law", and finally regard the realization of "Tao" as the standard of educatio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s hidden in the "modern discipline" in the process of academic redemption from the "national heritage" to the "Chinese learning". The commentary terms of the text of the Book of Learning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xtbook times, and are trying to re-legislate the classics with the new academic terms. In the era of discipline, the discourse system with "teaching" as the core was formed, and the commentary terms of "Learning Notes"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ipline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Academic exchanges and dialogues between the old academic paradigms provide examples of texts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古代教育学范畴发生史:以《学记》为中心”(BOA150030)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凤;《学记》教育测评思想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孙伟儿;试论《学记》的人文价值[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杨大伟;从《学记》看素质教育[J];教育探索;2004年02期

4 胡叔达;试论《学记》从严从慎择师的意义[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年05期

5 陈桂生;《学记》纲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关革妮;重读《学记》的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16期

7 ;《学记》──宝贵的教育透产[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1期

8 李辉;;论《学记》中的学生主体观[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6期

9 文梅;刘杰;;《学记》中“和”“易”“思”思想探微[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10 李虹;;《学记》中的教学方法浅析[J];学习月刊;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师忱;;中国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学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谌安荣;;《学记》和谐教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智勇;;西方学者对《学记》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燕国材;;《礼记》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张传燧;王双兰;;《学记》对注入式教学的病理分析及其现实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孔庆福;;试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张传燧;;《中庸》的教学思想述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传燧;蒋菲;;《学记》的教师思想与教师专业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东省诸城市昌城镇芝灵学校 王桂军;师本教研,,你选择了吗?[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谌安荣;阐释与反思:《学记》教学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红军;《学记》“喻”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43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643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c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