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教育与智慧

发布时间:2018-04-18 18:48

  本文选题:教育 + 智慧 ; 参考:《学术研究》2014年12期


【摘要】:教育的本真在于追求明理、能行、有德、悟道的智慧,但反智主义倾向却昭示了教育的异化特征:知识遮蔽智慧、考试遮蔽知识、教育的工具理性遮蔽价值理性。转识成智是教育扬弃异化、回归本真的可行之道。转识成智,要义在于明体达用,途径在于返本开新,方法在于对话体悟。
[Abstract]: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o pursue the wisdom of understanding, ability, virtue and understanding, but the tendency of anti-intellectualism shows the alienation of education: knowledge obscures wisdom, examination obscures knowledge, and instrumental reason of education obscures value rationality.Turn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 is a feasible way for education to discard alienation and return to true.The key to change knowledge into wisdom lies in understanding and realizing, the way is to return to the original and the new, the method is to understand through dialogu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王承绪学术思想研究”(14YJA88000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一般项目“基于社会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广东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GD13CJY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海峰;;高考改革: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2 卢晓中;走向“社会的中心”——现代大学发展理念简论[J];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3 焦国成;;智慧四境界说[J];晋中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魏德东;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J];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04期

5 吕一民;法国知识分子史视野中的德雷福斯事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方维规;;“Intellectual”的中国版本[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姚艳杰;姚静;;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柯佑祥;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毛国红;;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于永华;;论教法、学法和管法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席成孝;;从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看当代国际高等教育的新变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白玉艳;钟熙;;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8期

9 陈瑞丰;;高校学生权力——影响力的视角[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张烨;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秦前红;严晗;;中外学术自由权的宪法保障比较[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赵德平;陈仲堂;缪淑贤;;浅谈大学特色发展的几点想法[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张腾;;西欧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及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白娴棠;;蔡元培“教授治校”何以可能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周险峰;;“士人”品格与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建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雷小生;;用改革发展的眼光审视高校育人理念的嬗变[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佳;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6 张强;地方综合性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7 刘震;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吴晓玲;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佳;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绩效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若玲;;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2期

2 赵毅衡;走向边缘[J];读书;1994年01期

3 余天桃;剖析化学诺贝尔人才成功的环境要素及启迪[J];化学教育;2004年02期

4 卢晓中;高等教育:概念的发展及认识[J];高教探索;2001年03期

5 白雪;;美国大学学府的变质[J];世界教育信息;1999年04期

6 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7 刘海峰;;考试如同游泳[J];考试研究;2008年03期

8 邵建;;关于知识分子的三个问题[J];粤海风;2003年02期

9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10 谢小庆;;为什么要进行高考改革[J];中国教师;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苏红;[N];科学时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教育的新理念“转识成智”[J];现代交际;2011年11期

2 胡伟希;观念追寻:中西哲学与宗教解决“转识成智”问题之思路与途径[J];学术月刊;1997年01期

3 李润洲;;转识成智的大学生之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陈新汉;;把“转识成智”贯穿于研究生生涯[J];中国研究生;2012年11期

5 靖国平;;“转识成智”: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3期

6 童国嘉;;转识成智“转”在何处[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19期

7 梁银湘;;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转识成智”教学方法研究[J];高教论坛;2010年10期

8 朱良钰;;转识成智中的德性自证——冯契先生智慧学说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9 丁祯彦 ,晋荣东;略论冯契对“转识成智”问题的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徐祖胜;;教学过程中“转识成智”的过程理解与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华献;;上海当代青年智慧水平研究报告[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贡华南;;科学在中国人性命中的位置——二十世纪专业哲学家眼中的科学[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章仁彪;;“全球—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当代性——“全球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袁伯诚;“转识成智”[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崔存明 北京印刷学院;思想史研究需要转识成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张艳芬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转识成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少明;转识成智:智慧课堂及其生成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玉文;转识成智—智慧型教师成长探讨[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成;玄奘“转识成智”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9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69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d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