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德育思想发微
本文选题:朱熹 + 德育思想 ; 参考:《才智》2013年19期
【摘要】: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从小接受父亲儒家、理学和佛学教育,年少时又接受二程理学熏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根植于儒家、折衷于理学的德育思想。他将德育思想应用于官学和书院教育实践,广泛传播了他德育思想中"明人伦"、"学事理"等主张。
[Abstract]:Zhu Xi, a famous Neo Confucianist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received his father's Confucian, Neo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education. In his young age, he accepted the edification of the two Cheng theory. Under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at time, he formed a moral ideology rooted in Confucianism and was eclectic to Neo Confucianism. He applied moral education to the practice of official and academy education, and widely spread the "Ming Ren" in his moral ideology. "," learn the reas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B244.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孔发;;礼教对女性人生的设定及其用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张燕伶;;从“格致”论看朱熹的科学理性精神[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允春喜;;个人主体性的彰显与弘扬——王阳明心学的政治哲学解读[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冯兵;;“义”“利”的对立与统一——朱熹的义利观辨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范峗;浅论宋明理学心性论述的发生及其对儒学的改造[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6 黄晓荣;;胡宏的“性”论探析[J];船山学刊;2008年03期
7 王晓洁;;熊十力修养工夫论探析[J];船山学刊;2010年02期
8 刘莹;;未发立体:冯从吾工夫论探析[J];船山学刊;2011年04期
9 涂爱荣;;试论朱熹德育方法中的五个“相结合”原则[J];道德与文明;2006年02期
10 潘叔明;;闽学及其文化意义[J];东南学术;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晓昕;;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2 段江丽;;理学与《三言》、《二拍》中的道德说教[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3 陈海红;;黄宗羲的理学品格[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振华;见心与践心—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冬梅;“心与理一”与“超凡入圣”之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和君;胡宏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申绪璐;两宋之际道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赵永平;陆游散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河红联;李n晌穆垩芯縖D];延边大学;2011年
9 彭启福;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昕;赵秉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富河;和会朱陆——吴澄哲学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艳平;晚明士人休闲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尚天潇;浅论晚明画论的美学价值及当代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卢运霞;周敦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段雯佳;朱熹道德修养工夫概论[D];南京大学;2011年
7 陆畅;“良知”的演进[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庆红;简论《伊川易传》中的道德教化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张万强;王安石的“性论”[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白海鹏;张载《孟子》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郁中秀;《大学》篇的德育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2 涂爱荣;;朱熹德育方法的特点探微[J];社科纵横;2007年05期
3 梁励;;朱熹德育思想初探[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4 高时良;;孔子德育思想评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5 姚瀛艇;论黄宗羲对张载的疏证[J];史学月刊;1987年01期
6 黄金钟;;朱熹对提高闽人文化素质的贡献[J];教育评论;1990年06期
7 林建华;简论朱熹心性动静的思想[J];福州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8 徐刚;自然哲学双峰:朱熹与柏拉图比较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刘鄂培;论朱熹理学体系的“源头活水”[J];船山学刊;2003年04期
10 杨俊;弘扬朱子理学 发展地方文化——“中国朱熹与龙泉文化发展论坛”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力达;;简论朱熹对易学发展的贡献[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陈其芳;;朱熹与武夷山[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3 周予同;;朱熹之经学[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4 何乃川;林振礼;;朱熹“逃禅归儒”的思想转变[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郑学檬;;在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学术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代序)[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6 方彦寿;;朱熹刻书事迹考[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7 徐刚;黄训美;;思想与现实的交融——朱熹人才观的思考[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贾新奇;;试析朱熹的权宜理论[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柯远扬;;朱熹闽学学术思想的渊源[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10 何成轩;;朱熹对儒学南传的贡献[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秀昌;二程洛学与朱熹闽学[N];光明日报;2004年
2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马照南;朱熹《四书集注》的文化意义[N];福建日报;2010年
3 厦门大学哲学系 乐爱国;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N];光明日报;2008年
4 王长达 刘建光 洪新瑜;传承朱子文化 打造标志品牌[N];三明日报;2008年
5 甘肃联合大学文学院 马有;朱熹论读书[N];光明日报;2009年
6 张立文;朱熹的理学精神[N];温州日报;2008年
7 ;朱熹与《周易本义》[N];光明日报;2000年
8 卢敦基;陈亮与朱熹的“王霸义利”之辩[N];浙江日报;2004年
9 干春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道政治构想的“虚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张源人;源头与活水[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权相佑;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李锋;朱熹政治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雷喜斌;朱熹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霞;朱熹自然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常裕;河东学派考论[D];南开大学;2006年
7 周之翔;朱子《大学》经解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孙学功;冯从吾学术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王宏海;以人学为视角的朱熹理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10 李秋丽;胡一桂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煌明;理念与天理——柏拉图与朱熹[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高会霞;朱熹仁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孙华;朱熹《家礼》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红军;朱熹与退溪的人性论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0年
5 田智忠;朱熹论“曾点气象”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6 江山;从《朱文公文集》看朱熹的管理哲学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冯志坚;以至善的视角解读朱熹的理欲观[D];辽宁大学;2008年
8 毛哲山;朱熹和栗谷理气论之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9 武娟;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看朱熹注“四书”[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朱鹏;朱熹与黑格尔:“历史世界”、哲学思想及美学思想之比较[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8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7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