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试论学科德育的问题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8-06-26 01:16

  本文选题:学科德育 + 教学 ; 参考:《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07期


【摘要】:学科教学因其内生道德追求而使德育本源地成为教学的应有之义。然而,长期存在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中根深蒂固的德育"工作意识"以及在其实践中形成的德育"渗透说"的误导,造成教学与德育的二分和学科德育形式主义的现象。学科德育的根本问题在于道德"外求"的思路,学科德育不应该成为关于"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或是"德育如何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问题,而是学科教学如何实现育人价值的问题。学科德育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实现教学回归"育人"的本原。这需要不断提高教师学科育人意识和"德能",按照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开展教学设计,并实现"生活化"的教学。
[Abstract]:Subject teaching, because of its endogenous moral pursuit, makes moral education become the proper meaning of teaching. However, the "work consciousness" of moral education, which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misguided "permeation 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 formed in its practice have resulted in the dichotomy between teaching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phenomenon of formalism in discipline moral education.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discipline moral education lies in the thought of moral "seeking from outside". Discipline moral education should not become a question of "how to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in subject teaching" or "how to merge moral education with subject teaching". It i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education in subject teaching. The only way out for the subject moral education problem lies in the return of teaching to the origin of "educating peopl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eachers'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educating people, to design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realizing the value of subject educ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of "life".
【作者单位】: 郑州市教育局;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静;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整合性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发军;课堂德育渗透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苑青松;;课程论视野下的群育新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李庆华;司法公正与司法独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汪启和,游俊峰,黄艳葵;司法独立:靠什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龚怀林;;道德视域中的法律运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郭小锋;;试论“双层”法律监督模式[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朱家良;;参与体验促感悟 构建德育新模式[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6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邓万生;;立德践行,学会做人,育合格中职生——承国学精华,行“五讲、四美”,创“八无”班级,做“四有”中职生[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9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孙焕焕;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韩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环敏;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大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叶峻;加强化学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 谢宜臣,潘维济;普物实验物理思想浅析[J];大学物理;1998年12期

4 许红;王建中;;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王雪燕,钟建斌;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王正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贵州教育;2005年03期

7 薛仁宇,曹广力,贡成良,黄水林;21世纪德育内容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陈士英,郭清洁,郭京振;试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与对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钱振华;;一本广受好评的美国高中物理教材——《物理:原理与问题》简介[J];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11期

10 毛鄂m,

本文编号:2068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068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3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