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研究的科学品性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methods and the purpo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nalyzing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pirit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seeking truth, being good and aesthetic.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s scientific problem-solving, and the future path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s to discover the real problem, to use the real method, to carry out the real research and to innovate the true knowledge.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师行为研究”(10YJA880003)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费孝通;“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J];读书;2001年04期
2 倪娟;沈健;;科学理性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阎光才;当代中国教育理论话语纷呈背后的忧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5期
4 杨建朝;;理想视域中的教育研究与科学精神——以教育研究思维取向为分析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5 陈友乔;;中国科学理性缺失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4期
6 苏忱;;教育要搞真科研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教育;2006年11期
7 满忠坤;李慧慧;;论教育研究的科学性[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2期
8 赫胥黎;科学与艺术是奖章的正反面[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贾国恒;;摹状词与专名的关系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张成岗;;理解现代技术问题——基于自然、社会与文化的多重维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侍中;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说辩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李志远,梁毅刚,李素英;论大学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郭鸣宇;学习动机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王习胜;;道德悖论的消解路向——基于逻辑解悖角度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孙显元;;悖论和道德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生麟;;“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陈建新;周亮;;试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公民科学素质教育[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袁利平;;世纪初的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王鑫;;奥斯特的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廖琳;龚启荣;;论罗素的逻辑主义[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荣秀;;教育科研中的信息与文献工作[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张鹏;;汽车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初探[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涂剑峰;;议科技编辑涉足科学学[A];学报编辑论丛(第六集)[C];1996年
10 赵德韵;;多媒体技术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恺;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8 高国平;温州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传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伟刚;科亚学院创业教育体系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董倩;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傅瑜;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概率统计认知水平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爽;学习迁移理论与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怀芳;国内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仓莉;科学技术对环境产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马艳粉;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桂生,胡惠闵,王鉴君;中国师范教育:1981—1996[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3期
2 王坤庆;当代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与基本方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郭元祥;关于教育学研究的科学性的若干问题思考——兼析对教育学研究现状的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阎光才;当代中国教育理论话语纷呈背后的忧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5期
5 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6 裴娣娜;基于原创的超越:我国教学研究方法论的现代构建[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7 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8 张楚廷;;教育研究中一个难以无视的问题——教育学最好少说“必须”、“应当”之类[J];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9 朱成全;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3期
10 周作宇;论“中国教育学现象”[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璇;试析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行为[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5期
2 刘坚;怎样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性[J];发明与革新;2001年10期
3 百万庄小学课题组 ,徐立平;开展小班教育研究推进素质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4 高正春;教师应加强教育研究刍议[J];煤炭高等教育;2001年01期
5 汤林春;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J];中小学管理;2002年02期
6 ;本刊教育研究来稿选题参考[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田青;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案例解析[J];环境教育;2002年01期
8 廖鹰;教育研究中叙事实验评介[J];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吴定初,李小红;教育研究民族化的必要性及其实现[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10 张建琼;教育研究个性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诚信教育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2 ;第二部分 成人医药教育研究[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3 钟才丰;;我们从这里出发——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研究初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医药教育研究[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
5 李雪梅;;在学校、家庭、社会创新教育研究中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汉瑞林;;西山区新型农民教育研究[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田宝宏;;“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成果评价问题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彩霞;;教育研究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研建[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喻忠恩;;近十年民国广东教育研究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镇第一初级中学课题组;;校园文学与人文教育研究[A];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成果——校园文学研究[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浪;暖昧与焦虑:教育研究的自我叙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李广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研究繁荣背后的四大精神失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程方平;我国教育研究范式应有的特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西南大学 罗生全 成都市高新区滨河学校 敬仕勇;教育研究,立足本土解决问题[N];光明日报;2012年
5 如皋市教育局教科室 袁s,
本文编号:2122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12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