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中日大学生道德意识及群体规范认知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03 14:27

  本文关键词:接受理论视阈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大学》 2011年

中日大学生道德意识及群体规范认知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

松田佳奈  

【摘要】: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从属于某一个群体(如家庭、学校、单位),研究表明很多人都有过因为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反感而不得不顺从群体的潜规则,哪怕这个潜规则是有悖道德的。 在公众生活中,道德意识不同且对群体规范认识不同的大学生,是否会过大视或过小视周围人的反感,以及发生过大视或过小视的原因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例如在群体里面,有一些不道德现象是司空见惯的,换句话说,这些都是群体的潜规则。对于这些潜规则很多人内心肯定会有反感,但他们可能会认为“如果站出来进行抵制或干预,就等于背离了群体的潜规则,其结果会招致周围人的反感。”,因此他就会有从众的可能性。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分析当个体在群体中遇到有关社会道德问题行为时,个体对偏离规范时招致周围人反感的恐惧心理是否与个体的群体规范意识有关等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为此,本研究以中日两国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比较文化的视角进行研究。具体地,按照中日两国的文化习惯差异编制了关于校园内规范以及对其认知的问卷,使用该问卷分别在中日两国的大学生中,调查了在大群体内及在小群体中,不同的道德意识及对群体规范的认知不同究竟如何影响着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等。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在大群体中,中国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间有分离的倾向,而在日本学生中无此现象发生。但是日本学生对于周围人反感的恐惧心理比较严重。 第二,在小群体中,个体的一些心理因素容易助长群体内的不道德行为。这种倾向在中日两国的大学生被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第三,中日两国学生中的道德意识高群在小群体内容易夸大来自道德意识低者的反感程度。内心对反感的恐惧会影响道德意识高者站出来指正道德意识低者的一些不道德行为。 在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还对今后中日两国如何针对各自的问题,从心理的层面加强道德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2 刘金勇;;对部分大学生道德判断的社会心理学归因及调试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蔡翥;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曲长海,郑蕾;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和谐氛围的营造[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傅纪良;黄文浪;;浙江大学生足球小群体活动特征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玉美;;大学生社会心理环境及其优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李业平;刘涛;;运用萨提亚模式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J];安徽医学;2011年11期

3 安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关于普及人际关系课程之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沈文通;成人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对策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王春玥;李楠;;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6 周同磊;;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阮添辉;;高职院校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的时代意蕴和路径选择[J];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05期

8 陈虞伟;;关于新时期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9 陈庆超;浅析在网络时代下构建完善诚信体系的必要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单昕;匡延昌;詹作勇;;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原因的社会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2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陈卓;德育接受过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潘玉腾;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人学基础[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杨;聋校初中生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学亮;“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向楠;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主导下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佩兰;论当代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斌;高校政治辅导员亲和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春梅;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伦理精神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芳;接受理论视阈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雷屿;基于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占江;保定市高校小型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玉新;初中生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成守允,聂劲松;对合肥普通高校大学生足球小群体现象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2 吴俊,木子;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J];道德与文明;2001年05期

3 周详;杨治良;郝雁丽;;理性学习的局限:道德情绪理论对道德养成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4 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来源及其处理策略[J];青年研究;2003年09期

5 许燕,梁觉;北京师范生人际冲突处理方式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8年04期

6 边仕英;;挫折情绪产生源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定贵;;论大学生寝室群体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马向真;;群体规范的道德效应[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5期

3 陶炜;廖树炎;;浅议“社会遵从”的两面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5期

4 许玲;;教学过程中传播模式对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的启迪[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2期

5 李洁莉;;大学英语小组活动中的群体动力学机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6年02期

6 胡玉霞;周和平;;大学生从众心理——高校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20期

7 宋桂英;;群体结构视角下的员工沉默行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5期

8 荣·苏赫;本质区别与不可分割的联系——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关系之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9 鲍金;;塑造与限制——当代大学生群体深度透视[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10 魏雷东;;人本管理的组织行为学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兴政;;群体规范与群体习俗研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苏永康;;船舶安全管理群体行为与动力理论探讨[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1集)[C];2010年

3 吕政宝;;企业群体公民行为对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韦倩;;增强惩罚能力的若干社会机制与群体合作秩序的维持[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冯银友;;小学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问题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6 赵红勋;;浅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7 苏永康;;船舶安全管理群体行为与动力理论探讨[A];2009航海技术实践研究论文集[C];2009年

8 郑全全;金剑强;;不同沟通方式下群体决策信息利用分析[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郭世娟;;多种渠道培养道德意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10 熊英;;从《一位女士的画像》看亨利.詹姆斯的独特审美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资阳区沙头镇党委 肖屹;[N];益阳日报;2008年

2 张俊卿;[N];光明日报;2007年

3 崔永学;[N];吉林日报;2007年

4 杨珏;[N];广安日报;2008年

5 赵君哲;[N];新疆日报(汉);2009年

6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张建杰;[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史可扬;[N];光明日报;2009年

8 王立伟;[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尹良明 曾谦;[N];辽宁日报;2004年

10 鹏玉;[N];承德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政宝;企业群体公民行为的内容结构及其前因与后果变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王素锋;煤矿员工的事故心理致因及行为决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聂文娟;历史怨恨情感和规范认同:非盟与东盟人权规范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李玉连;基于异质性的共享资源治理过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赵可;群体内冲突及冲突管理研究:方法和实证[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杜青龙;参考群体影响下的吸引效应与折衷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于泳波;信贷歧视约束下创业企业群体互保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9 胡石清;社会理性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10 谭晓宁;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行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松田佳奈;中日大学生道德意识及群体规范认知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焦豫;社交网站群体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团购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萍;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孟杰;群体规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润东;群体思维—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大敌[D];湘潭大学;2005年

6 马亚梅;可持续发展网络群体认知的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波;企业雇员群体离职的特征及多层次影响后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董环环;大学生虚拟群体及其引导与管理[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文慧;社交网站中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群体网络团购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朱楚烨;框架效应下群体投资决策的极化现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接受理论视阈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2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32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a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