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及教育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07:18
【摘要】: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长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社会化的质量对个体的一生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同辈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影响日益显著,并在青少年时期达到了顶峰。由于同辈群体是脱离成人控制的独立性活动场所,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对成人控制的反动,常常会形成反主流文化的背景,因而在青少年社会化,尤其是道德社会化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本研究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指导,采用相对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经验研究,同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以实现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较好解决。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和同辈群体等相关概念及内涵进行厘清,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通过对同辈群体消极影响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得出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的不良因素,以及同辈群体不良因素歪曲了青少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 第三部分,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视角,深入探究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的内在原因,包括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性,青少年不良亚文化的侵害,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社会化功能弱化。 第四部分,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科学地引导青少年亚文化,以及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的社会化功能的教育干预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汪艳;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及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晓红;宿舍内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观的影响与引导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3 王璐;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民族学生冲突的根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3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23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3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