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康娟;聂学富;;生态德育——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德育新模式[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张祖华;;对话共鸣德育模式的时代意蕴[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杜彬;刘莎莎;;浅论体谅德育模式[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4 华杨;;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探索——以独立学院为例[J];民族论坛;2011年12期
5 徐丽素;;社会思品课堂的德育美育化探析[J];成才之路;2011年23期
6 李贵兰;;高校德育与生产力关系的探索[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7 彭忠信;尹阳春;;论工具性德育模式的局限及根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8 周利方;;高校德育教育中服务性学习模式的建构策略[J];党史文苑;2011年16期
9 陈睿;;学校德育改革的观念更新与目标探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姜进梅;;顶岗实习网络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教育;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郑利荣;;“体谅德育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运用[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沈民权;邱琦峰;;中职学校“QV德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肖积生;陈群辉;;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思路[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牛磊;陈栋;康健;;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的研究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科燕;;中职学校教育科研应注重实效性[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常剑平;;嘉言善行 成人之善——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友善用脑”之我见[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7 顾威;;浅谈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构成及培养途径[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亮;孙殿武;;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微山县第三中学校长 郝登宝;深化感恩教育 创新德育模式[N];济宁日报;2011年
2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副教授 左伟清;建构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德育模式[N];南方日报;2011年
3 丹阳市正则小学 赵辛辰;构建文化德育模式 打造特色德育品牌[N];江苏教育报;2011年
4 记者 罗霞;云南师大集成资源创新德育模式[N];云南日报;2011年
5 古浪县大靖镇春生初级中学 郭燕山;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初探[N];甘肃日报;2010年
6 驻站记者 陈国民 通讯员 辛慧廷;左旗廉政文化融入校园[N];赤峰日报;2009年
7 记者 刘联;市一职校德育模式亮相全省[N];珠海特区报;2009年
8 高博;实施序列化的好习惯教育 建构系统化的德育模式[N];中国教师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朱振岳;创设个性化亲情化德育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记者 涂洪长;鼓励“两耳多闻窗外事” 福州三中创新德育模式[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惠霞;主体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玉平;强化高校体验性德育模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铁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曲丹辉;中等职业学校导引激励型德育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勇;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模式的困境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范小凤;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涛;医学生知行合一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程序;综合高中德育模式的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友梅;管理学视野下的当代高校实践德育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郑旭华;军校主体性德育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26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2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