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18:55
【摘要】: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的今天,如何为教师专业学习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学习支持系统(Learning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 LPSS)是基于专家系统、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针对问题的学习支持,它能够满足学习者“即求即应”和“边干边学”的学习需求。 本研究重点围绕如何实现基于LPSS的适应教师专业学习需求的学习支持系统,着重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师专业学习的目的、特征与内容;技术在教师专业学习中的应用类型及现有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LPSS作为教师专业学习支持的功能与结构设计以及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支持系统的实现。 围绕以上问题,本论文重点论述的内容包括: 第一章概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具体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是教师专业学习的理论阐释部分,包括:教师角色的诠释、教师专业素养的结构、教师专业学习的内容以及教师专业学习的特征。 第三章分析技术在教师专业学习中的应用,包括:技术在教师学习中应用的基本观点、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学习支持的应用原则、技术在教师专业学习中应用的类型与特征以及技术在教师专业学习中应用的实例分析等。 第四章论述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功能与结构,包括LPSS的概念、特征以及教师专业学习支持系统每一功能模块的组成。 第五章讨论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支持系统的技术实现,包括教师专业学习支持系统的技术框架、数据组织与事例推理(CBR)的实现以及典型功能模块的介绍。 第六章对全文作以总结,并对系统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讨论,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0-057
【图文】:
2.教师专业素养“四层次说”叶澜(2002)认为,新世纪的教师专业素养应该包括: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形成复合的知识结构:养成专业工作能力;培育教育智慧,如图2.2所示。图2.2教师专业素养四层结构模式图.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指教师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形成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具体而言,首先,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其次,第飞个层面是具备1一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具体包括: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学科相关知识的相关点、相关性质和逻辑关系;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学科对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_L具与方法,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原因,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再次,第__:个层面是教育学科类知识
1.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的系统架构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刘向永,柳栋,2004):核心实践者;实践参与者;主题网站(包括主题BBS);交流途径,如图3.1所示。图3.1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的组织架构
惟存教育实验室的土题网站
本文编号:2780954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0-057
【图文】:
2.教师专业素养“四层次说”叶澜(2002)认为,新世纪的教师专业素养应该包括: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形成复合的知识结构:养成专业工作能力;培育教育智慧,如图2.2所示。图2.2教师专业素养四层结构模式图.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指教师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形成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具体而言,首先,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其次,第飞个层面是具备1一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具体包括: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学科相关知识的相关点、相关性质和逻辑关系;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学科对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_L具与方法,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原因,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再次,第__:个层面是教育学科类知识
1.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的系统架构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刘向永,柳栋,2004):核心实践者;实践参与者;主题网站(包括主题BBS);交流途径,如图3.1所示。图3.1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的组织架构
惟存教育实验室的土题网站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静娟;王金峰;;论案例教学[J];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姚红玉;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虚拟导师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传阳;基于网络环境的隐性知识传递与教师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谢丽;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网络学习环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4 雷福英;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0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780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