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匹配对高中生自我损耗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08 13:10
本文关键词:调节性匹配对高中生自我损耗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调节性匹配对自我损耗的积极影响,即调节性匹配对自我损耗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调节性匹配发生在自我损耗的过程之中)和补偿作用(调节性匹配发生在自我损耗之后)。研究一以67名高中生作为被试,使用两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调节定向(水平:促进定向VS.预防定向)和结果预期(水平:积极预期VS.消极预期),因变量为延迟折扣度,在自我损耗任务中使得调节定向与结果预期达成匹配(促进定向-积极预期,预防定向-消极预期)或不匹配(促进定向-消极预期,预防定向-积极预期),而后进行延迟折扣任务。研究二以51名高中生作为被试,使用两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调节定向(水平:促进定向vs.预防定向)和行为策略(水平:接近策略vs.回避策略),因变量为再认任务的得分和反应时,在研究中先让被试处于自我损耗的状态中,然后要求被试对词语进行再认,且在再认的过程中使得调节定向与行为策略达成匹配(促进定向-接近策略,预防定向-回避策略)或不匹配(促进定向-回避策略,预防定向-接近策略)。研究一的结果显示,延迟折扣度的调节定向与结果预期的交互效应显著(F=6.204,p=0.015,偏η2=0.091),促进定向-积极预期组被试的延迟折扣度最大,而调节定向与结果预期的主效应均不显著(F=1.447,p=0.234; F=0.344, p=0.560)。研究二的结果显示,再认得分的调节定向与行为策略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582,p=0.215),调节定向与行为策略的主效应也均不显著(F=0.013, p=0.910; F=0.050,p=0.823),而再认反应时的调节定向与行为策略的交互效应显著(F=5.573,p--0.022,偏η2=0.106),促进定向-接近策略组被试的反应时最低,调节定向与行为策略的主效应均不显著(F=2.177, p=0.147; F=0.001, p=0.973)。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结果分别表明了调节性匹配对高中生的自我损耗的抵制作用和补偿作用,调节性匹配对自我损耗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调节性匹配 自我损耗 高中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文献综述7-16
- 1.1 自我损耗7-10
- 1.1.1 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7-8
- 1.1.2 自我损耗的消极后效8-9
- 1.1.3 自我损耗的恢复及克服9-10
- 1.2 调节定向与调节性匹配10-13
- 1.2.1 调节定向理论10-12
- 1.2.2 调节性匹配12-13
- 1.3 调节性匹配对自我损耗的影响13-16
- 1.3.1 调节性匹配可能的作用机制13-14
- 1.3.2 调节性匹配对自我损耗可能的影响14-16
- 2. 问题提出16-18
- 2.1 研究背景16
- 2.2 问题提出16
- 2.3 研究假设16-18
- 3. 研究一:调节性匹配对高中生自我损耗的抵制作用研究18-25
- 3.1 被试18
- 3.2 研究工具18
- 3.2.1 《Barratt冲动性量表》18
- 3.3 研究过程18-20
- 3.4 数据分析20-23
- 3.4.1 延迟折扣度的计算20-21
- 3.4.2 调节定向与结果预期对延迟折扣度的影响21-23
- 3.5 讨论23-25
- 4. 研究二:调节性匹配对高中生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研究25-31
- 4.1 被试25
- 4.2 研究工具25
- 4.2.1 再认材料25
- 4.3 研究过程25-26
- 4.4 数据分析26-29
- 4.4.1 对行为策略使用与否的检验26
- 4.4.2 调节定向与行为策略对再认得分的影响26-27
- 4.4.3 调节定向与行为策略对再认反应时的影响27-29
- 4.5 讨论29-31
- 5. 总讨论31-36
- 5.1 调节性匹配对自我损耗的影响机制31-33
- 5.2 情境性调节定向的启动及其领域具体性33
- 5.3 自我损耗的程度对研究结果的影响33-34
- 5.4 研究意义34-36
- 5.4.1 理论意义34-35
- 5.4.2 实践意义35-36
- 6.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3
- 附录43-45
- 致谢45
本文关键词:调节性匹配对高中生自我损耗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9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