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先秦儒家“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思想及其对当下教师的启发

发布时间:2021-01-11 22:20
  "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思想是孔子哲学方法的核心,自孔子提出之后,曾子受孔子耳濡目染影响以"忠恕"为"一"诠释"一以贯之",孟子身处动荡不安社会以"仁义和仁政"为"一"发展"一以贯之",荀子在百家争鸣、天下归于一统中用"以一持万"丰富"一以贯之"。先秦儒家"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思想启发当下教师:应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为"一"的使命,应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贯之,应掌握"以一持万"的方法育人。 

【文章来源】:教育文化论坛. 2020,12(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一以贯之”方法论思想内涵的形成 与发展
    1.孔子提出“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思想
    2.曾子以“忠恕”为“一”诠释“一以贯之”
    3.孟子以“仁义和仁政”为“一”发展“一以贯之”
    4.荀子以“以一持万”丰富“一以贯之”
    5.其他学者的理解
二、“一以贯之”方法论思想内涵发展的 归因
    1.曾子受孔子耳濡目染影响,用“忠恕”阐释“一”
    2.孟子身处动荡不安社会,以“仁政”发展“一”
    3.荀子在百家争鸣、天下归于一统中,以“以一持万”丰富“一”
三、“一以贯之”方法论思想对当下教师 的启发
    1.教师应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为“一”的使命
    2.教师应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贯之
    3.教师应掌握“以一持万”的方法育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有”好老师视角下我国中学科学教师师德现状的实证研究[J]. 辛伟豪,王晶莹.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4)
[2]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 张亚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1)
[3]试论当代教师的社会使命感[J]. 李飞.  现代教育论丛. 2009(04)
[4]关于荀子的“以类度类”思想[J]. 李存山.  人文杂志. 1998(01)



本文编号:2971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971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1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