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泛娱乐化”:隐忧与化解
发布时间:2021-03-26 16:50
教学"泛娱乐化"是教学活动在"泛娱乐化"思潮的濡染与裹挟中所展现出偏离其所承载的崇尚科学、追求理性、秉承超越以及所具有的批判性,扭曲甚至丧失自身价值负载的非理性样态。造成教学"泛娱乐化"的原因在于教育消费主义思潮扭曲了教学的独特性;"快感文化"之于教育的全方位渗透褫夺了教学的严肃性;后现代知识观的"解构主义"扰乱了教学的真理性以及教育变革中所推崇的"拿来主义"动摇了教学的厚重性。化解教学"泛娱乐化"隐忧要以捍卫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为前提,扎实践行教育的教学性;积极重建教学知识观,坚守教学的真理性;回归教学"寓教于乐"的初衷,恪守教学活动的严肃性以及以"双创"精神面对本土教学遗产,深植教学的厚重性中予以达成。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20,1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社会学的内涵、发展与研究再审视[J]. 孙秋云,周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2]大众媒介与快感的生产——略论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两个维度[J]. 吕峰. 当代文坛. 2015(03)
[3]泛娱乐化语境下课堂教学危机的缓解[J]. 季晓华. 教育评论. 2014(01)
[4]化感文化、美感文化、快感文化——论当前审美文化的三种形态[J]. 张劲松. 社会科学家. 2009(08)
[5]教学文化: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J]. 徐继存. 教育研究. 2008(04)
[6]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J]. 杨启亮. 教育研究. 2007(09)
[7]大众传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遏制[J]. 赵雅文. 新闻知识. 2005(04)
[8]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 鲁洁. 教育研究. 2004(06)
[9]孔子的乐学思想和乐教精神——关于孔子“快乐教学论”的初探[J]. 李如密. 江西教育科研. 1992(04)
博士论文
[1]当代文艺娱乐化问题研究[D]. 臧娜.辽宁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当前中国社会文化“泛娱乐化”现象评析[D]. 邢少花.天津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01922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20,1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社会学的内涵、发展与研究再审视[J]. 孙秋云,周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2]大众媒介与快感的生产——略论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两个维度[J]. 吕峰. 当代文坛. 2015(03)
[3]泛娱乐化语境下课堂教学危机的缓解[J]. 季晓华. 教育评论. 2014(01)
[4]化感文化、美感文化、快感文化——论当前审美文化的三种形态[J]. 张劲松. 社会科学家. 2009(08)
[5]教学文化: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J]. 徐继存. 教育研究. 2008(04)
[6]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J]. 杨启亮. 教育研究. 2007(09)
[7]大众传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遏制[J]. 赵雅文. 新闻知识. 2005(04)
[8]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 鲁洁. 教育研究. 2004(06)
[9]孔子的乐学思想和乐教精神——关于孔子“快乐教学论”的初探[J]. 李如密. 江西教育科研. 1992(04)
博士论文
[1]当代文艺娱乐化问题研究[D]. 臧娜.辽宁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当前中国社会文化“泛娱乐化”现象评析[D]. 邢少花.天津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01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10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