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的文化语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0:01

  本文关键词: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的文化语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现代性的转型,中国的重新崛起,道德问题在当今的全球化场景中成为中国焦虑式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文化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化孕育道德,道德反映文化,文化决定了道德的文化品性并赋予其以意义、活力。当人们广义地探讨道德问题的时候,总是将其与文化问题相联系。而当人们探讨道德意识时,却总是抽象地、微观地分析。道德意识的研究也应该具有文化的维度。这样才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当代少年道德意识养成的文化语境。时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养成不是进行简单的道德规范与道德说教的过程,它更强调一种文化浸染的过程。在当代中国,对我国少年儿童道德意识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因素来自于不同的文化源头:有在日常生活层面仍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有我国社会转型中内生性的新的价值诉求——现代性文化;也有基于人类共同生活,全球多元文化碰撞、交流中形成的全球性文化。而这三种文化语境在当下存在交集,共同作用于我国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养成。因此,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聚焦于这三种文化语境在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中的地位、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背景性文化因素,在道德意识养成中它仍然起到一种文化根基的作用,人们最基本的道德意识还是来自礼俗层面。显然,受到现代性文化、全球性文化猛烈冲击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在慢慢淡化,作为一种文化背景在或隐或现地发生着作用。本文第二章将从经典文化和日常生活层面的传统文化这两个维度展开探讨,并深入分析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遭遇对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发达的信息传媒技术,我国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上的繁荣也必然带动文化领域的发展。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一种与我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态应运而生——现代性文化。然而,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却从未间断,并作为最主要的文化矛盾,对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养成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也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论文第二章与第三章都谈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的冲突,但二者并不重复,每一章都隐含着以另一个文化作为参照。第二章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遭遇是以现代性文化为参照,而第三章现代性文化的本土化遭遇则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参照。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的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对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两者只有在对比中才能完全阐释清楚。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已经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走向文化全球化场景。因而,我们对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文化语境的研究既要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同时又应将其置身于文化全球化场景。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将不可避免,并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升级。全球性文化,是基于全球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在人类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全球性的价值诉求。本文第四章将从全球性文化视角来研究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养成,并同当代中国的现实状况进行理性的结合。
【关键词】:少年儿童 道德意识 文化 全球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导论9-17
  • 第一章 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的文化意蕴17-25
  • 1.1 文化与道德意识的一般关系17-20
  • 1.1.1 文化的概述17-18
  • 1.1.2 道德与道德意识18-19
  • 1.1.3 文化与道德意识19-20
  • 1.2 文化对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影响20-25
  • 1.2.1 少年儿童道德意识成长的一般规律20-21
  • 1.2.2 文化与少年儿童的关系21-22
  • 1.2.3 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文化生成22-25
  • 第二章 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的传统文化语境25-35
  • 2.1 传统文化的构成25-28
  • 2.1.1 经典文化26-27
  • 2.1.2 日常生活层面的传统文化27-28
  • 2.2 传统文化视阈下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养成28-30
  • 2.2.1 经典文化与少年儿童道德意识28-29
  • 2.2.2 日常生活层面的传统文化与少年儿童道德意识29-30
  • 2.3 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遭遇与少年儿童道德意识30-35
  • 2.3.1 现代性文化对经典文化表达方式的颠覆31-33
  • 2.3.2 日常生活层面的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遭遇33-35
  • 第三章 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的现代性文化语境35-43
  • 3.1 现代性的文化意味35-38
  • 3.1.1 作为文化表达的现代性36
  • 3.1.2 现代性的文化诉求36-38
  • 3.2 现代性文化视阈下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养成38-41
  • 3.2.1 现代性文化的社会基础38-39
  • 3.2.2 现代性文化的文化基础39-40
  • 3.2.3 现代性文化对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影响40-41
  • 3.3 现代性文化的本土化遭遇与少年儿童道德意识41-43
  • 第四章 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的全球性文化语境43-51
  • 4.1 全球性文化与当代少年儿童43-46
  • 4.1.1 全球化与全球性文化43-45
  • 4.1.2 全球性文化对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影响45-46
  • 4.2 全球化视阈下的文化矛盾与少年儿童道德意识46-47
  • 4.3 全球化背景下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的策略47-51
  • 4.3.1 引导少年儿童端正文化态度,抵制错误思想47-48
  • 4.3.2 鼓励少年儿童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48
  • 4.3.3 促进少年儿童文化学习能力的提升48-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5-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推行“新三好”武汉中小学强化学生道德意识[J];政工研究动态;2006年23期

2 宣文;;创作自由与文艺家的道德意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1期

3 王世宇;谷训孟;;浅谈青年道德意识的矛盾运动[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4 韦美日;;广西民族地区语文教师的伦理道德意识对学生的影响[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曹增渝;阐扬与探索:农村小说中道德意识的分化[J];中州学刊;1988年01期

6 卢彪;善:科学道德意识进化的核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鲁杰;;为宝宝的道德意识“加码”[J];启蒙(0-3岁);2006年07期

8 朱航彬;;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道德意识[J];小学时代(教师);2011年02期

9 姜哲琼;幼儿期道德意识的培养[J];宁夏教育;2004年Z1期

10 徐晓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德意识[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大春;;他人与道德意识[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吴新兰;;日语寒暄语中的道德意识[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2年刊[C];2011年

3 郭世娟;;多种渠道培养道德意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冯银友;;小学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问题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赵红勋;;浅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梁班明;梁仕英;;新时期教师须具备的几点意识[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7 马素贞;;论公民的道德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风;探索增强全民道德意识的途径[N];安徽日报;2001年

2 人民日报评论部 陈家兴;“义举”何以受阻于“理性考量”[N];文汇报;2011年

3 籍晋存 同煤集团电视台;浅议电视的道德意识与道德建设[N];大同日报;2011年

4 鹏玉;市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道德意识的强化[N];承德日报;2009年

5 罗田三里畈小学 涂远清;浅谈“荣辱观”与小学生道德意识素质的培养[N];黄冈日报;2006年

6 本报评论员;重提批判小生产意识[N];中国财经报;2001年

7 吴彬;学生信息道德意识的培养[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徐阳;浅谈企业的环境道德意识[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张桂福;鄂前旗:“四大载体”推进全民精神健康工程[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10 张建荣邋叶青 丁雪侠 吴振国;泰兴开展企业“四项教育”活动[N];泰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曼曼;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道德意识培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魏亚汕;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的文化语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宽;当前中国企业管理者道德意识现状审视与建构[D];西北大学;2013年

3 孙立元;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国栋;网络社会中道德意识研究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5 史宝中;依法治国背景下青少年道德意识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珍然;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意识培育实践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松田佳奈;中日大学生道德意识及群体规范认知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的文化语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36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f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