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目的的人性假设
发布时间:2021-12-19 09:36
人性假设是教育目的构建的基点,亦是人工智能时代引发学者普遍关注的研究问题。学者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构建了不同的教育目的。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技术人"的人性假设将进入教育哲学构境,其具有开放性、行动性等特点。
【文章来源】: 教育观察. 2020,9(1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人性假设之于教育目的的意义
二、教育史上教育目的的人性假设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目的的人性转向
(一)人的开放性:“技术人”的人性原点
(二)人的行动性:“技术人”的人性旨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标准化对教育公平的伤害 [J]. 高德胜.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2)
[2]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论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蕴含 [J]. 刘铁芳. 教育学报. 2018(05)
[3]“奇点”是否终将来临?——从“人性”的观点看人工智能的崛起 [J]. 张今杰. 求索. 2018(05)
[4]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目的观及其启示 [J]. 刘璐,温恒福. 教育科学. 2017(03)
[5]后现代教育人性观述评 [J]. 梁燕玲,贾腊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硕士论文
[1]教育目的的人性假设转向研究[D]. 郑振南.聊城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44184
【文章来源】: 教育观察. 2020,9(1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人性假设之于教育目的的意义
二、教育史上教育目的的人性假设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目的的人性转向
(一)人的开放性:“技术人”的人性原点
(二)人的行动性:“技术人”的人性旨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标准化对教育公平的伤害 [J]. 高德胜.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2)
[2]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论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蕴含 [J]. 刘铁芳. 教育学报. 2018(05)
[3]“奇点”是否终将来临?——从“人性”的观点看人工智能的崛起 [J]. 张今杰. 求索. 2018(05)
[4]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目的观及其启示 [J]. 刘璐,温恒福. 教育科学. 2017(03)
[5]后现代教育人性观述评 [J]. 梁燕玲,贾腊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硕士论文
[1]教育目的的人性假设转向研究[D]. 郑振南.聊城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44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54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