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知识选择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15 08:51
课程知识选择问题大致经由斯宾塞、阿普尔和麦克·扬的三种叩问得以产生与延续,并实现了由"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再到"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回转。斯宾塞对客观主义的高谈和阿普尔对意识形态的阔论造成理论的盈溢,麦克·扬兼顾客观与建构,却以行动的缺席而不知其果。三者都未能"求本固原"。知识的选择作为课程基本问题,理应以人的生存为取向,以自由(权力)、理性(现实)和精神(价值)的充盈搭建知识的生存环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叩问:课程知识选择问题的前世今生
(一)初现之声: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二)衍生之问:阿普尔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三)厚积之音:麦克·扬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二、评析:课程知识选择问题的盈与缺
(一)理论的盈溢
1. 斯宾塞———客观主义的盈溢
2. 阿普尔———意识形态的盈溢
(二)行动的缺席
三、答辞:课程知识选择的生存取向
(一)自由之在———知识与权利主体
(二)精神至上———知识与精神价值
(三)理性追寻———知识与现实思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社会学中的知识与课程[J]. 麦克·扬,周志平 ,岳欣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3)
[2]知识社会的知识观——关于教育如何应对知识的讨论[J]. 薛晓阳. 教育研究. 2001(10)
本文编号:373086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叩问:课程知识选择问题的前世今生
(一)初现之声: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二)衍生之问:阿普尔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三)厚积之音:麦克·扬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二、评析:课程知识选择问题的盈与缺
(一)理论的盈溢
1. 斯宾塞———客观主义的盈溢
2. 阿普尔———意识形态的盈溢
(二)行动的缺席
三、答辞:课程知识选择的生存取向
(一)自由之在———知识与权利主体
(二)精神至上———知识与精神价值
(三)理性追寻———知识与现实思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社会学中的知识与课程[J]. 麦克·扬,周志平 ,岳欣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3)
[2]知识社会的知识观——关于教育如何应对知识的讨论[J]. 薛晓阳. 教育研究. 2001(10)
本文编号:3730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73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