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与教育功能视角下的微信传播
发布时间:2024-02-23 12:57
微信作为全新的、多元的传播平台,改变了传统信息交互方式,既融合了多种媒体类型,又将新媒体的影响深深嵌入到关系传播链条之中,实现了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一体化传播与社交、教育新模式的转变。社交与教育功能是微信传播特征基于微信平台的展现,微信传播对其功能的建构存在诸多影响,应当通过微传播、微教育、微引导,自发组织和公众平台并重的移动化终端,提升微信的社交与教育功能。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微信的传播特征
1 基于熟人圈子、社交群体多样化的互动传播
2 基于个人把关、范围可控的关系传播
3 基于多重传播类型、文本杂糅的多元传播
4 网络强关系打通弱联系的半封闭式传播
二 微信传播对其社交与教育功能的影响
1 感官的刺激
2 反馈的机会
3 速度的控制
4 代码的类型
5 信息增值的力量
6 克服弃取的难度
7 满足特定需要的能力
三 微信传播对其社交功能的调试与引导
1 点对点、微社交、微生活:非多级链式但相互勾连的信息传播,微信社交与教育功能的现实展现
2 窄传播、紧关系、塑形象:文化传承与活动营销,微信社交与教育功能的拐角
3 微传播、微教育、微引导:自发组织和公众平台并重的移动终端化舆论引导,微信社交与教育功能的新升华
四 结束语
本文编号:3907527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微信的传播特征
1 基于熟人圈子、社交群体多样化的互动传播
2 基于个人把关、范围可控的关系传播
3 基于多重传播类型、文本杂糅的多元传播
4 网络强关系打通弱联系的半封闭式传播
二 微信传播对其社交与教育功能的影响
1 感官的刺激
2 反馈的机会
3 速度的控制
4 代码的类型
5 信息增值的力量
6 克服弃取的难度
7 满足特定需要的能力
三 微信传播对其社交功能的调试与引导
1 点对点、微社交、微生活:非多级链式但相互勾连的信息传播,微信社交与教育功能的现实展现
2 窄传播、紧关系、塑形象:文化传承与活动营销,微信社交与教育功能的拐角
3 微传播、微教育、微引导:自发组织和公众平台并重的移动终端化舆论引导,微信社交与教育功能的新升华
四 结束语
本文编号:3907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90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