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德育知行转化过程

发布时间:2017-07-14 18:11

  本文关键词:论德育知行转化过程


  更多相关文章: 德育理论 知行转化 学校德育


【摘要】:德育知行转化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需要经历德育主张的对象性确认,实现德育理论的本真性回归的两次飞跃。在此过程中,德育对象自身的理性和感性认知、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社会心理及相应制度综合发挥作用,构成一个由内到外、从直接到间接的影响要素体系。通过研究德育知行转化过程,有利于推动德育学科的科学化和学科化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德育对社会和个人的功效,增强其实效性。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关键词】德育理论 知行转化 学校德育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两次飞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环节1.德育主张的对象性确认从过程论的视角把握德育活动,其核心环节在于教育者提出德育主张,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德育对象——受教育者认可和接受,从而内化于心,成为其自身的道德认知,即德育主张的对象性确认。这一过程又可分为两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鸿;应试教育与知行分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谢云;;我们似乎离美好更近了一些[J];师道;2012年Z1期

3 张正江;;学生“知行不一”论是一个伪命题[J];中小学德育;2014年06期

4 沈澍,秦晓中;中小学生“知行背离”的教育应对[J];教书育人;2000年03期

5 ;知行社[J];师道;2012年Z1期

6 彭迎春;;课程改革情境下教师知行脱节的原因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9年21期

7 张锡勤;关健英;;从中国古代的知行学说论及德育的内涵[J];道德与文明;2012年05期

8 刘又知;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在中国近代认识史上的地位[J];江西教育学院学刊;1987年01期

9 孙琼;;道德品质教育中学生知行脱节现象原因及纠正方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9期

10 周红涛;;专题调研——知行路上的新航标[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542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542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8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