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摘要】: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外来工子女教育政策经历了从“限制”到“差别对待”再到“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解决更多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他的有效解决将推动地区城乡矛盾的化解,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晋江市立足于外来生持续大量增加的严峻现实,采取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在全省率先实施公办高中免学费、异地高考试点、积分制入学试点等政策。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近年来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流动人口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4%,已经逐渐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过渡到优化政府行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演变过程中。但是,随着流动人口总量的增加及频繁的流动,当前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仍需进一步完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已成为晋江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文章以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介绍晋江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包括当下的背景、取得成效和当前存在主要问题等;分析了晋江流动人口子女原因;结合国内相关城市案例,提取符合晋江实际的可借鉴经验,进而从强化整体规划、优化财政投入机制、改进招生入学政策、发展民办教育和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对策,并提炼出未来深入解决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路与结论。
【关键词】:流动人口 子女教育 政府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52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7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2-15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5-16
- 1.2.3 小结16-17
-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17-18
- 1.3.1 研究理论17-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4 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和技术路线18-19
- 1.4.1 研究思路、内容、框架18-19
- 1.4.2 技术路线图19
- 1.5 论文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19-21
- 1.5.1 论文解决的关键问题19-20
- 1.5.2 创新之处20-21
- 第2章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概述21-25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1-22
- 2.1.1 流动人口21
- 2.1.2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21
- 2.1.3 政府行为21-22
- 2.2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社会影响评价22-23
- 2.2.1 积极影响22
- 2.2.2 消极影响22-23
- 2.3 优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的重要性23-25
- 2.3.1 宏观层面23-24
- 2.3.2 微观层面24-25
- 第3章 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现状及存在问题25-43
- 3.1 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基本情况25-28
- 3.1.1 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基本情况25-26
- 3.1.2 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特点26-28
- 3.2 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的现状28-31
- 3.2.1 扩充优质教育资源28
- 3.2.2 加大资金投入28-29
- 3.2.3 强化入学政策扶持29-30
- 3.2.4 优化师资配置30
- 3.2.5 大力扶持公办学校发展30-31
- 3.2.6 强化流动人口子女监管教育31
- 3.3 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31-36
- 3.3.1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教育资源拥挤32
- 3.3.2 教育资源扩容财政负担日趋加重32-33
- 3.3.3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执行困难33
- 3.3.4 乡村教师配置与合同教师管理问题棘手33-34
- 3.3.5 政府对民办学校管理疏忽34-35
- 3.3.6 政府监管教育收效甚微35-36
- 3.4 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36-43
- 3.4.1 城镇化总体规划与教育布局的统筹衔接不足36-37
- 3.4.2 财政投入机制不健全37-39
- 3.4.3 政策误读和外来干扰,加剧入学政策的执行难度39-40
- 3.4.4 产业结构和体制问题,制约合同教师管理的提升40
- 3.4.5 政府对民办与公办校办学投入差距悬殊40
- 3.4.6 政府行为难以弥补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缺失40-43
- 第4章 国内部分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43-51
- 4.1 国内部分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的经验43-47
- 4.1.1 中山市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府行为43-45
- 4.1.2 镇江市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府行为45-46
- 4.1.3 厦门市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府行为46-47
- 4.2 国内部分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的借鉴47-51
- 4.2.1 建立系统扶困助学机制47-48
- 4.2.2 实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积分管理制度48
- 4.2.3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48-49
- 4.2.4 建立“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49
- 4.2.5 扶持民办教育发展49-50
- 4.2.6 凭社保证件入学50-51
- 第5章 优化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府行为的建议51-63
- 5.1 强化整体布局规划51-53
- 5.1.1 强化教育发展规划,解决教育容量不足51-52
- 5.1.2 加快教育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52-53
- 5.1.3 确保教育规划落到实处53
- 5.2 优化财政投入机制53-56
- 5.2.1 适当提高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市级财政投入封顶限额53
- 5.2.2 适当扩大上级财政按比例投入项目的覆盖范围53-54
- 5.2.3 适当提高上级财政的倾斜比例54
- 5.2.4 适当向来晋务工人员子女密集的区域进行财政倾斜54-55
- 5.2.5 适当加大职业教育扶持力度55
- 5.2.6 完善社会捐资管理55-56
- 5.3 推进入学政策调整56-58
- 5.3.1 推进招生政策改革56-58
- 5.3.2 推进区域入学调剂58
- 5.3.3 加强招生工作的审核监督58
- 5.4 优化师资配置58-60
- 5.4.1 加强生源预测,合理补充师资58-59
- 5.4.2 强化政策推动,,引导教师城乡间合理流动59
- 5.4.3 立足规范管理,不断优化合同教师管理59-60
- 5.5 扶持与发展民办教育60-61
- 5.5.1 探索政府向外来工子弟学校购买服务60
- 5.5.2 加大民办教育扶持力度60
- 5.5.3 规范民办学校管理60-61
- 5.6 建立“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61-63
- 5.6.1 开展融入教育61
- 5.6.2 提升家长育人水平61
- 5.6.3 营造良好氛围61-6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3-65
- 6.1 结论63-64
- 6.2 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7
- 致谢67-68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娟;让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浅谈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活动平等[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Z2期
2 佘凌,罗国芬;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余凌,罗国芬;谁对青年流动人口的下一代负责——兼谈“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J];青年探索;2003年05期
4 郑蓉;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王涤;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4期
6 贺友谊;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06期
7 李玉英;试谈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认识上的误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王佳;;要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J];中国统计;2006年02期
9 付明艳;;论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教育[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9期
10 邱兴;;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教师的观念转变与作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黄亚武;;流动人口子女教学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彭子建;李小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莹;;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形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探讨[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5 迟兆艳;;流动人口子女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穆美琼;;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法律保护[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7 邱小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教育财政的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翔;;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对策思考[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9 刘翔;;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10 穆美琼;;略论城镇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奇;全市公立学校接收25万流动人口子女[N];北京日报;2006年
2 陈未鸣邋赖刚 周骏 通讯员 闻晓明;北仑六成流动人口子女进公办学校[N];宁波日报;2007年
3 王丽;贵阳:连续居住3个月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免收借读费[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王林东;北京朝阳联合检查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安全[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年
5 朱磊;谁来管管流动人口子女上学[N];今日信息报;2009年
6 朱磊;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建设待加强[N];中国社会报;2009年
7 河西区南湖小学 王志勇;让流动人口子女享受优质教育[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齐永昌;市教体局局长:无条件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N];拉萨晚报;2010年
9 黄文辉 李树成;四方区关爱流动人口子女成长[N];中国人口报;2010年
10 记者 齐永昌 见习记者 戴利燮;流动人口子女上学一个都不能少[N];拉萨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宝亚;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培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城市化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宁;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阮朝扬;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地选择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吕雪梅;流动人口子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6 张兰芳;广东顺德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其对策[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颖;番禺区石楼中学“两为主”政策执行与存在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黄娥;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9 姜琳;唐山市路北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吴爽君;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34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634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