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从义务的道德到超义务的道德——重审学校德育的层次性

发布时间:2017-08-17 00:11

  本文关键词:从义务的道德到超义务的道德——重审学校德育的层次性


  更多相关文章: 义务的道德 超义务的道德 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


【摘要】:道德有义务的道德和超义务的道德之分。义务的道德是个体必须履行的道德方面的责任,不履行必会遭到谴责;超义务的道德则是个体根据情境作出的高尚选择,不履行可以得到理解或谅解。在学校德育中,以义务的道德为起点进入超义务的道德,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其切合德性伦理学的指向,符合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规律,也适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走向超义务道德的教育路径在于:在完整的道德叙事情节中理性地传递道德美德,在冲突的道德情境中促进个体道德判断的发展,在道德实践中确保超义务道德的德性追求。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义务的道德 超义务的道德 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当代中国学校变革实践的正当性研究”(项目编号:BHA160097)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直以来,关于道德层次的议论有很多,总的来看,主要有两类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道德没有层次之分,比如“道德具有同质性,没有层次,只有道德与不道德,没有更道德”[1]。人类的行为存在道德与不道德之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道德行为确实存在层次差别。例如,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福奎;讲良心,为官从政的道德底线[J];秘书之友;2002年01期

2 周泽雄;文字工作者的道德底线[J];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07期

3 陈璧生;文明的道德底线[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6期

4 李甘省;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J];才智(人事人才);2004年05期

5 方丽娜;;加强基本道德建设 筑牢基本道德底线[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6 闻声;;坚守道德底线[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辛治洋;张志华;;“道德底线”不是道德——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J];中小学德育;2013年03期

8 莫清秀 ,林建新;守住道德底线做个好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01期

9 杨西奎;守住道德底线 践行体验教育[J];希望月报;2005年04期

10 ;李央十二剑 金牌高度和道德底线[J];新体育;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金焕;;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与对策[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韦英生;;道德的本质和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些思考[A];2012年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2年

3 姚祖兴;;共产党员应具备德性、党性、先进性[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4 方新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机制建设论要[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方建华;;筑永和乐园 促学校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钢贸商的道德底线[N];现代物流报;2007年

2 胡印斌;我们时代的道德底线在哪里?[N];常州日报;2007年

3 ;构筑信仰“堤坝”才能维护道德底线[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专栏撰稿人 姚彤;常亮黄灯于心[N];新疆日报(汉);2013年

5 柯观;“技术帝”必须守住道德底线[N];北京科技报;2013年

6 刘晶瑶;“以恶制恶”,,只会拉低道德底线[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7 彭利铭;守住道德底线[N];中国艺术报;2013年

8 王捷;不让座不开车是有效捍卫道德底线[N];青岛日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加强道德建设 培育文明风尚[N];西安日报;2013年

10 记者 王攀 赖雨晨;挑战道德底线是恶俗不是创新[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钱国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及其建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孙庆君;五四新文学代表作家的道德与审美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尹金凤;大众媒介偶像塑造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超;缺德的消解与超越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孙慧玲;中国古代贞节观新考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静;公民道德的制度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陈玉珠;道德建设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林宣均;公共政策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参与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林思雨;青少年道德冷漠现象的表现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夫刚;我国道德刑法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莹;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及其原因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7 叶海琳;法律何以维护道德[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谢文燕;社会发展的道德代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张磊;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的道德焦虑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10 朱桐瑶;银行柜员道德风险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86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686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