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就“苏霍姆林斯基研究”答客问

发布时间:2017-08-19 05:18

  本文关键词:就“苏霍姆林斯基研究”答客问


  更多相关文章: 苏霍姆林斯基研究 理论基础 逻辑进路 精神评传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和研究价值的精神导师。我们与他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但人与人之间拥有内部和外部的共同性,我们可以通过他以文字作品为主要形式的生命表达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我设计的研究路径,正是从他的文本世界进入他的生活世界,进而探究他的精神世界。我确定的主要任务是撰写一部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传记,力求体现真实性、精神性和他的个性。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我坚持"以苏解苏"、"以苏叙苏",即让他自己陈述自己,完成自己。其间也有我的理解与评论,因而更准确地说,我要完成的是关于他的精神发展的"评传"。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研究 理论基础 逻辑进路 精神评传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某日下午,秋高气爽,我邀挚友唐君泛舟于北湖之上。我们租了一条小船,自备了茶具与茶水,品茗聊天。小船在湖心随意荡漾,我们起伏于水天之间。心旷神怡,不亦乐乎!不一会,话题转移到我近些年的“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上。当夜,我将谈话的主要内容回忆整理如下。问:早些年就听说你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镇西;;历史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不朽[J];新课程研究(教育管理);2007年01期

2 徐洪;;读书,教师永恒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J];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01期

3 许庆亚;;再谈苏霍姆林斯基的课外阅读思想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4 李文霞;;苏霍姆林斯基最优化教育系统工程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5 吕占广;成丽;;教师:播撒阳光的人——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4期

6 吴盘生;;沿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足迹与时代同行——乌克兰名校长德尔卡契和哈依鲁莲娜访谈录[J];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7 杨再淮;;苏霍姆林斯基给新教师的建议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08期

8 汪明帅;;论教师同情心的养成——以苏霍姆林斯基的言行为分析对象[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3期

9 李晓萌;;乌、俄苏霍姆林斯基研究现状[J];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10 柏高;苏霍姆林斯基谈如何增进学生的健康[J];外国教育动态;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彦兴;;苏霍姆林斯基论听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戴方跃;;约谈家长的“一二三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4 孔繁华;王海波;;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人[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5 梁湘东;;英语教师专业成长新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6 王慧;;一个起点就是一种成功[A];2013河北省班主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余青璐;;我在课题中成长——《教师的服务意识与行为的研究》阶段研究感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8 俱爱军;;让思想之花在语文中绽放——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9 蔡春莲;;我与科研一起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曹春燕;;快乐课堂——谈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鲍东明 苏令;苏霍姆林斯基情结联结两位女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 张克昌;夜读苏霍姆林斯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占伟;马新功:做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校长[N];中国教师报;2013年

4 范金豹;苏霍姆林斯基的三个“书籍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陶继新 马新功;打造东方帕夫雷什[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李镇西;做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N];江苏教育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高靓;爱孩子是永恒的教育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影响了中国几代教育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 陆启威;用教育智慧谱写育人华章[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阿仓;教科社 引进苏霍姆林斯基素质教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冬杰;诗意的智慧: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研思想[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2 郭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新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洋洋;苏霍姆林斯基论公民道德养成的劳动路径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4 宋艳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观及其当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吕雯慧;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研究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董婷婷;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倪寿英;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成长观及其现代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8 刘颖;苏霍姆林斯基心理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叶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宁团红;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98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698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5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