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台湾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衔接的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6:11

  本文关键词:台湾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衔接的特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台湾 课程体系 教材体系 衔接


【摘要】:我国台湾地区向来重视"德、智、体、美、群"的教育,将德育视为其他四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摆在教育工作的中心位置,尤为强调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上个世纪末,台湾地区开启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道德教育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德育理念、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教材编写与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逐渐形成了一个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道德教育系统。台湾道德教育改革的优良经验及其在德育衔接领域取得的成就,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单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台湾 课程体系 教材体系 衔接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0引言台湾地区自1998年课程改革之后,一直十分重视大、中、小学各阶段的德育课程和教材衔接问题,在有关道德教育的法律规章和指导文件中,也多次出现要求做好德育衔接的表述。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在纵向上要求大学、中学和小学三个不同学段构成层次分明、螺旋递进的有机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内外教材选用标准及对我国教材选用的启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4年10期

2 ;浙江省召开课程改革教材选用培训会[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5年01期

3 ;《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J];人民教育;2013年09期

4 洪光磊;;学会在社会中生存——美国小学“社会科”的课程、教材与教学[J];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05期

5 曾天山;教材发展的比较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6 鲜于良;电大教材选用刍议[J];中国电大教育;1995年05期

7 余进利;课本分析与教材选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8 何红媛;;科学选用教材 促进教材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05期

9 叶子裕;适应市场经济 加强教材工作[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6年03期

10 ;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总目录[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问题较多 规范教材改革刻不容缓[A];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祥岭;违规更换教材频发呼唤强力问责[N];科技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材多样化遭遇利益冲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材多样化如何保证精品[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李建平;用什么教材谁说了算[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袁 晓;教材选用拒绝暗箱操作[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于建坤;选教材谁说了算?[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通讯员  王清林 刘广斌;潍坊:教材选用家长学生也有发言权[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马朝宏;教材使用之“乱象”[N];中国教师报;2006年

9 记者 李陈续;安徽5市更换教材别无选择[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胡军;安徽百万学生教材“被更换”背后有玄机[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越;“八套半”教材之内地版教材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蔡静;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20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720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a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