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
本文关键词: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No.9,2003GeneralNo.160比较教育研究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2003年第9期(总第160期)●道德教育
20(,武汉430074)
[;在教育内容
方面,、国家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在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维度方面注重道德认知的发展,忽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道德教育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反对灌输方法。主体主义是20世纪西方思想的核心,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思想深受主体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道德教育;主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3)09-0001-05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流派纷呈,各派有不同的思想观点,但其理论背景和思想根源具有相同之处,本文主要分析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及其思想根源。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在道德教育目的方面,西方道德教育家重视学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发展,而不是让学生掌握和服从特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规范。杜威反对向学生直接灌输特定的道德原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和理智能力。在杜威看来“教育的理想的目的,
[1]是创造自我控制的力量”。科尔伯格“把促进儿童个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发展看作道德教育的
[2]一种目的”。价值澄清学派主张“,‘他如何获得价值观’这一问题比‘他获得了什么价值观’更为重
[3]要”。“我们的价值教育方法就是要在评价过程和思维过程中训练学生就价值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能
[4]力”。英国威尔逊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那些做出合理的、理智的决定并根据它们来行动所必需的能力,而不是论证像教会、政治体制或经典著作中的价值体系的权威性,不是力图传授任何具体的内容,而是教给别人熟练的方法。
第二,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西方教育家强调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任何道德教育必须回答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20世纪西方理论家在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坚持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教育理论强调道德教育的个人价值,反对把道德教育目的定位于社会价值,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人品德的发展和完善,在于改善人的道德生活,增进人的幸福,从而满足个体品德发展的需要。道德教育既不是为了塑造一个社会实体,也不是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而是帮助儿童把自己从强制力量和外部控制下解放出来,使其无拘无束地自由发展。存在主义认为,一切价值的第一原则与道德的基础正是人的选择自由,任何道德体系的目的应当是扩大所有人选择的自由。“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任何责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因此,教育要维护个人的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作者简介:李太平(1963-),男,湖北薪春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1—
本文关键词: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1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8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