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中学 数字化教学资源 乡村教师 开发 利用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很大程度地重视。近年来,国家不断颁布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以推动其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表现,也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乡村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然而,乡村中学在开发与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阻力与障碍,限制了其有效地开发与利用。首先,乡村学校的信息基础建设与城市数字化仍存在着巨大差距;其次,乡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有限;再次,学校数字教学资源管理欠缺标准化、规范化;最后,城市优质资源的引进水土不服。基于此,文章对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综合研究。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包括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缘由,文献述评,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除此之外还介绍了研究重点、难点和拟创新点。第二部分: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解读。该部分在介绍教学资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教学资源,用以支撑教学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的可以在多媒体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教学活动材料,如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电子文本、图片、视频等等。第三部分: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本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设计、调研结果与分析、乡村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的整体结果为:乡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教师教龄、教师信息化能力、教师毕业专业和所授学科有着密切关系,乡村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总体水平中等偏上但仍存不足。第四部分:主要在前文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介绍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现存问题,在开发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基础设施较差,投入有限,重视程度较低;二是数字化教学资源设备的装前装后管理不到位。在利用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乡村中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有待提升;二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本土适应性较差等等问题。第五部分: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计划行为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作为理论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包括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教育传播理论以“拉斯威尔的“5W”传播理论、施拉姆的双向传播理论以及贝罗的“SMCR”传播理论”为代表。第六部分: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本研究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在分析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开发策略主要包括:首先,改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条件;其次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设备管理。利用策略主要包括:首先,提高乡村中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能力;其次,合理利用和发掘本土资源。第七部分:结语。本部分主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育人,育人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实现教育教学活动育人目标的桥梁,桥梁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着育人效果。
【关键词】:乡村中学 数字化教学资源 乡村教师 开发 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导论10-22
- (一)问题提出10-11
- (二)文献综述11-19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19-20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20-21
-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21-22
- 一、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解读22-25
- (一)教学资源22-23
-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23-25
- 二、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现状调查25-31
- (一)研究设计25-26
- 1.研究内容25
- 2.研究工具25
- 3.研究对象25-26
- 4.问卷信效度26
-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26-31
- 1.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总体状况26-27
- 2.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现状的方差分析27-29
- 3.乡村中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力分析29-31
- 三、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31-35
- (一)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31-32
- 1.乡村中学数字教学资源开发条件的限制31
- 2.乡村中学数字化资源设备管理不到位31-32
- (二)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32-35
- 1.乡村中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能力有待提升32-33
- 2.乡村中学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本土适应性较差33-35
- 四、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35-39
- (一)计划行为理论35-37
- 1.主观规范35-36
- 2.行为态度36
- 3.知觉行为控制36
- 4. 计划行为理论对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启示36-37
- (二)教育传播理论37-39
- 1.“5W”传播理论37
- 2.施拉姆的双向传播理论37-38
- 3.贝罗的“SMCR”传播理论38
- 4.传播理论对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启示38-39
- 五、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39-43
- (一) 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39-41
- 1.改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条件39-40
- 2.加强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设备管理40-41
- (二)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的基本策略41-43
- 1.提高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能力41
- 2.合理发掘和利用本土资源41-43
- 结语43-44
- 主要参考文献44-49
- 附录49-54
- 后记54-56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增明;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序化[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年06期
2 郭晓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的个案调查及相关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8期
3 孙立伟;韩霞;;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0期
4 丁世敏;封享华;秦宗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系统化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0年09期
5 刘红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探析[J];情报探索;2010年05期
6 王凤基;;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5期
7 尹莉;;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方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20期
8 肖荣莲;;党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9 谭志超;;浅谈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苏晓丽;张玉红;薛枝梅;李建英;李国林;;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提升高校选修课质量[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于文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意义与挑战[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震宇 通讯员 扈景源;数字化教学资源落户阿旗[N];赤峰日报;2010年
3 鹿邑县教师进修学校 秦富强;如何创建数字化教学资源[N];周口日报;2008年
4 顾意亮 邹海伟;采纳政协委员建议 上海将率先试点电子课本[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本报通讯员 邹海伟;采纳民进会员建议 上海试点校园电子课本[N];团结报;2010年
6 ;秉水之强上下求索 承水之亲润泽四方[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正果;信息化重建设更重应用[N];光明日报;2012年
8 贺祖斌;信息技术与大学教育变革[N];广西日报;2014年
9 记者 张丽亚;全市完小以上学校全接入互联网[N];昆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雪营;河北省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
2 张琴;乡村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杨志惠;基于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李新宇;中职汽修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鸣;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小学课堂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苏鹏宇;初中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聪;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詹斌;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用化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明霞;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偏好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10 左晓梅;面向问题解决能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15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91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