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现代化研究(1917

发布时间:2016-08-14 06:50

  本文关键词: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现代化研究(1917—1937),,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2年

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现代化研究(1917—1937)

谢德新  

【摘要】:随着民初经济的发展,实业界亟需大量的实用型人才。然而,当时的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毕业即失业,社会生计问题突出。一方面实业界需才孔亟,另一方面社会无才可用。 针对这一现状,黄炎培等人为了“寻病源”,正确把脉当时的教育,在对国内教育进行实证性调查的基础上,他们又走出国门去“读方书”,对国外进行了教育考察。与此同时,黄炎培首倡导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逐渐兴起,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关注。随后,作为提倡、研究、推行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为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欧美留学生的归国加快了西方职业教育理论的引入与传播,而杜威来华对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宣传和对职业教育的倡导也促进了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现代化正是在外部的推动与内部的需要,即外推与内需这种双重动因的相互作用下开启的。 中国职业教育理论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西方职业教育理论的译介与宣传阶段,西方职业教育理论的植入主要从起初以教育期刊为载体,译介西方职业教育动态,到以出版社为依托,编译西方职业教育书籍的转变,其主要特点是从即译即登这种零碎地译介西方职业教育理论的文章到有组织地系统编译出版西方职业教育理论书籍。 在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中,职教社除了创办《教育与职业》外,在研究职业教育理论上,还专门设立了研究部、研究股等职业教育研究机构,通过研究会、高层专家会议、专题研究等组织形式开展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并深入探讨了职业教育的含义、目的、范围与类型、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 在中国职业教育理论本土化的阶段,职教知识分子在融合西方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为职业教育的理论武器,提出了民生职业教育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到抗战全面爆发前,中国早期的职业教育理论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初步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指导、职业补习教育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同时,职教知识分子编写和撰著了一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指导以及其他职业教育方面的著作。 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现代化遭遇了难以实现“职教救国”的美好夙愿、难以走出“学”“用”脱离的怪圈、难以改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思想、难以处理外来理论与本国需要的关系等问题。回顾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现代化,明晰其存在的问题,也许能给现实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乃至教育理论研究带来一些有益的反思。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1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民国时期知识界职业教育观论略——以《教育与职业》杂志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刘桂林;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4期

3 钱景舫,刘桂林;论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近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4 余子侠;近代中国职教思潮的形成演进与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张太原;;“没有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反思[J];近代史研究;2011年03期

6 章开沅;;辛亥百年遐思[J];近代史研究;2011年04期

7 谢德新;;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先声:周诒春与清华学校早期的职业指导[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8 刘鉴农;;黄炎培和职教社对于职业指导的贡献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1993年01期

9 李益生;冯大军;;职教社历史上的职业指导活动、主张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3年01期

10 张元;李兴军;;论职业指导概念的形成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承琳;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夏奇;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职业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3 翟红霞;20世纪上半期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白媛媛;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娜;黄炎培的职业指导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龙凤姣;清末民初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7 王成涛;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国职业教育近代化[D];西南大学;2008年

8 马婉君;清末至民国前期女子职业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袁姣;邹韬奋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田必琴;民国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飞;吴汝纶与京师大学堂[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肖倩,杨雪云;礼治、法治到礼法合一:一项法律社会学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张珍珍;;浅析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张珍珍;;中国女子职业教育的滥觞与初步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韦立君;;近代安徽与西方教育交流的背景与特点[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张珍珍;朱镜人;;教育交流对安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阮桯;;浅析《三言》中的婚恋题材作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王青花;;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动因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王建;;思想品德课“商榷式”教学的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淼;;权力、传统与村落治理——一个少数民族村落的政治图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2 崔清源;丛连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戴烽;;家文化惯习与公共文明参与[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李宇红;;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5 周洪宇;;中国教育百年改革的经验教训[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6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翟广顺;;陶行知与毛泽东:历史的机缘和邂逅——纪念陶行知逝世6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转型时期我国课堂教学特点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李少元;;我国农村教育的历史经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鹏欢;大连市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智慧;论中职学校导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璘;论纯粹反伦理行为的非犯罪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征科;20世纪初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张哲华;;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柳君芳;我国职业指导的历史沿革与发展[J];北京成人教育;2000年02期

4 雷群明;邹韬奋论职业道德[J];编辑学刊;1997年01期

5 谷曼;吕碧城女子教育思想评析[J];长白学刊;2003年01期

6 王媛;近代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王媛;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初期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崔军伟;徐保安;;江恒源农村改进理论述略[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崔军伟;徐保安;;江问渔农村改进思想述论[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10 左持,罗绍志;梦破空余烛泪残──记女教育家曾宝荪[J];湖南党史;199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廖承琳;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秀霞;民国时期的女子职业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白媛媛;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娜;黄炎培的职业指导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革华;郑确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述论[J];职教论坛;2005年29期

2 卢洁莹;;时代主题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回应[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3期

3 汤广全;赵清良;;职业教育理论贫困的根源探析[J];职教论坛;2010年07期

4 许艳丽;胡爱玲;;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职业教育理论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24期

5 熊健民,明航,吴方艳;论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的世纪转变[J];职教通讯;2002年04期

6 赵洪斌;柴文学;;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S1期

7 方然,冯国凡;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发展的三大进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张祺午;;探求职业教育理论与制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36期

9 胡小桃;雷道金;;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概况、问题与原因分析[J];职教通讯;2011年23期

10 张健;;整合:职业教育理论思维的创新与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照清;;黄炎培与杜威职业教育理论之比较[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郭铭华;[N];黑龙江日报;2011年

2 本报通讯员 邓默耘 记者 余涛;[N];黄冈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德新;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现代化研究(1917—1937)[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西南大学

相关作者

>谢德新

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现代化研究(1917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现代化研究(1917—1937),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3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93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5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