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目标中指出:“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把环保意识渗透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呢?又如何让他们的行为去影响自己的父母和亲友,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人都去关心自己生活与工作的环境呢?《纲要》中又指出:“在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一)充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资源环境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从这点看,创设与环保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场地,为幼儿营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使幼儿在园内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引导他们在观察中体验绿色带来的生机,从植物的生长变化懂得生命的可贵,通过参与动物的饲养与小动物交朋友,激发对动植物的情感。可以在草坪、花丛中插上以卡通形象说出的话:“花儿好看我不摘”、“用真诚护卫每一片绿色”、“我需要你的关爱”、“请不要踩痛我”、“我很小,您会爱护我”、“对不起,我要长大”、“绿叶送您,生命给我”等浅显易懂的宣传语,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每一小块“绿色小卫士”牌,让花儿、草儿能悠闲自得地生长。与此同时做四方面工作:在园内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空间种植树木、花草,开辟幼儿种植园地,在各班设立植物观察角,既为幼儿提供一个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机会,又使幼儿园实现"绿化";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和健全幼儿“卫生检查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人人讲卫生、人人爱清洁的良好风气,最终达到园内无卫生死角、无纸屑、无灰尘、无臭味、无污迹,实现园内环境的“净化”;积极利用废旧物料,组织幼儿参与利用废旧物料制作玩具、装饰物等,美化教室、美化园舍,既使幼儿建立循环再用的观念,又实现“废物利用”后的“美化”;设立多功能实验室及宣传栏,投放大量可操作的直观教玩具,为幼儿提供感性的学习环境,实现“教育化”。 孩子们在观察、操作、约束中油然而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之情感。
(二)发挥家庭、社会的整合教育力量
相信多数人都知道坐井只能观天,笔耕论文,整天把孩子困在温室里,他们对外面的世界的道理知之甚少,老师应适时地把他们带到自然中去,使他们整个身心都沉浸于大自然中,老师则可随手抓住其中的任何一件事物,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环境教育:带领幼儿来到小区的公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草地上游戏、玩耍,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享受青青绿草带来的清新空气;老师也带领幼儿参观小区的垃圾场,让幼儿谈谈哪里的环境“美”;还可以利用饭后带孩子们散步的时间,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观察汽车尾气排放的情况,并作简单的统计,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已的感受,
本文编号:2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