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传承的教育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根本和显著的特征。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影响着和教育着它的民族,为民族深深地烙上了印记。
一、传统的文化传承
自人类出现起,特别是文字出现以后,人类一直在进行着文化的传承,它使人类的知识得以传播和积累,为人类的创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与现代多样性的论传承相比,传统的文化传承具有更鲜明、集中的特点。
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人是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
会属性的动物。自然属性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社会属性使人具备了极强的可塑性,因此教育才得以进行。文化传承属于人的社会属性方面,对个人而言,它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对社会而言,它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便开始受到教育的强制作用和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无论个体愿意与否,社会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对个体进行有意或无意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然,个体也会对这些影响作出一定的反馈,或积极的或消极的,教育在其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因此,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在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被教育着。
文化传承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总是带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历史、生活特征,如壮族的山歌是劳动人民从生活着总结出来的,表现出淳朴、自然、真实的乡土气息,教育着壮族儿女如何学会热爱生活;渔猎民族通过捕鱼、狩猎、采集、饲养等技能传承民族文化,同时也教会后代如何生存;游牧民族通过骑马、套马、挤奶等技能传承民族文化,表现出草原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像这种带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理环境下的产物,这样的民族文化不仅教会了后代生存的技能,也让他们传承了民族文化。
二、现代文化传承新途径
到了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手机等新兴工具的出现,影响和改变着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学习多样化。手机、电脑、电视、优盘、电子书等电子终端的出现和使用,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方便,特别是远程多媒体的出现,使得远程会议、远程教育成为了可能。这样,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一对一、一对少的模式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模式。到了这个时期,文化给人们带来的教育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终身学习具备了全面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人们在车上、路上、野外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教育活动,不再像传统那样必须固定在某时、某地点。
传承文化的记录载体多样化。传统的文化传承记录载体是以帛、竹简、纸为主,到了现代,由于电子产品的出现,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如电脑、软盘、硬盘、优盘、光盘、各种存储卡、磁带、录像带等都可以成为文化载体,而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彩,有声音、视频、图像等。这样,文化传播和传承的外在表现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的影响范围和广度也更为广泛,但不变的是,文化所表达的内涵或者它所教育的积极意向并没有发生变化。
三、关于文化传承的教育反思
文化传承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状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的景象。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象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因此,我们要看到,在传承文化的时候,不应该将视野局限于本民族的文化,而应该具有国际的视野。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承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强调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狭隘的文化观只会导致盲目的自大,认不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利于文化的长期传承。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知识,从事文化创造。但是,反观当前的中国教育现况,我们会发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出现了值得警惕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为什么传统节日目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轻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下,形而上的精神全被抽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聊。所有这一切,反映的是,我们的文化观,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笔耕论文,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善于发现民族文化的闪光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编号:2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