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时期,地方普通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校”)受地域与教育的资源限制,在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整合中遭遇弱势和不利,处于较低办学层次的位置。同时,教师教育面临基础教育师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需求和“大师范”教师教育体系正在形成的冲击。因此,高校须立足地方,不断完善办学定位、丰富办学思想,以成人高等教育为突破口,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创新办学和培养模式,探索非教师教育发展道路,逐步实现转型。
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一体化办学模式简介
高校在所处市内甄选具有法人资格、独立的办学场地和相当的师资、管理队伍以及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和生活设施的中职学校,开展联合办学,签订协议,举办成人高等教育,高校是办学主体,简称“中高职一体化”:中专、大专两段教育,中专段学制为2年,大专段学制为2年或2.5年;中专段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大专段招生对象为中职毕业生;中专段为中职教育,大专段为成人专科教育,专业与中专段相同或相近;中专段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大专段学习形式为脱产或半脱产;中专段教育在中职学校进行,由中职学校负责,高校定期进行检查;大专段教育主要在高校进行,主要由高校负责,其中实践教学部分在中职学校进行,高校协助中职学校实施教学。完成中专段教育的学生可获得由中职学校颁发的中专毕业证,可选择就业或进入高校成教专科段学习;对参加成人高考取得学籍且完成大专段课程学习的学生可获得高校颁发的成教专科毕业证,高校协助中职学校做好成教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探析
1、“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简介:“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探索成人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都是面向人才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成人高等教育多年来面向市场、强调应用、注重实践等教育观念;教学楼、学生公寓和实验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不断进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革;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专多能”的素质以及校企、校地合作等办学实践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应用、技术,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程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强调实习实践、产学结合,抓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途径,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的等培养模式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2、“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资源共享。“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下,共享教育资源,保障在办学的不同阶段和时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职教育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将积极影响甚至冲击正处于转型中的高校。二是中职学校的实践课程教师与高校的理论课程教师共享教师资源,达到既各杨其长又取长补短的目的和效果。三是中职学校良好的实践场地和实习基地与高校良好的实验设备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在办学的不同阶段实现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四是高校较好的图书资料和情报信息的共享,弥补中职学校办学的缺陷。五是高校较好的文体活动设施等硬件与较好的人文科学精神等软件的共享,提升中职学校办学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分段教育。“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视中专、大专教育为一体,办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这是其办学特色之所在。中专段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属于中职教育,学生毕业后既可走上技术型的操作工岗位,达到职业教育学会技能和本领进而能够就业、生存、为社会服务的根本目的,也可选择继续深造就读成教大专,圆学生和家长的大学梦。大专段通过成人高等教育途径,实现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变,既不是完全的成人高等教育,也不是纯粹的高等职业教育,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大专段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既要遵循成人高等教育规律,更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根据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须在成人高等教育基础上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内容。
“双师”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成败的关键,重点加强中专段理论课程和大专段实践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中职学校和高校来讲各有其优劣势,且互补: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师资与高校的理论教学师资均为各自的优势,反之则为各自的劣势。为此,一是高校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职能部门和院(系)年度考核。二是整合高校教师资源,跨院(系)、跨专业组建专业课程教师队伍。三是高校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或担任中专段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高校正式聘请中职学校的优秀教师担任大专段实践课程或同一课程的部分内容的教学。四是请进来,正式聘请企业、社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笔耕论文
本文编号:2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