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2005年

发布时间:2016-10-07 19:39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中渗透STS教育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2005年

生物圈中的“清道夫”——分解者概念之商榷

彭炳耀  

【摘要】:

【分类号】:G633.55
【正文快照】:

高中地理教材上册(人教版)中对分解者的解释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一些高等地理教材和其他书籍的解释也均大同小异,不乏其说。我认为这样的提法欠妥。因为,这样的解释往往容易给人们造成以下错误的理解:一是细菌都是分解者;二是分解者只有微生物。因此,这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冰;“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04年08期

2 ;揭开职场生物圈之神秘面纱[J];创业者;2006年15期

3 林芊;从《历史研究》到《人类与大地母亲》——汤因比历史哲学的比较研究之一[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张旗;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J];中学生数理化(初一版);2004年03期

5 马俊;;生态系统成分中还有哪些生物分别属于“生产者”和“分解者”?[J];生物学通报;1992年04期

6 GracielaChichilnisky,王乃粒;从生物圈寻求经济回报[J];世界科学;1998年09期

7 王智杰;两种稳态的比较[J];中学生物教学;2004年10期

8 武觐文;近年来生态观念的转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唐曜;;初中生物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7期

10 张俊荣;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兴芹;;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彭炳耀;;生物圈中的“清道夫”——分解者概念之商榷[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 沈允钢;;植物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李乐园;胡云平;胡恩柱;荣龙;刘红;;月球生物圈概念设计与实施构想[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5 梁文举;李琪;姜勇;;农田土壤线虫多样性研究进展[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6 赵本元;;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卢耀如;;地球圈层运动与自然灾害链[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刘本林;沙金庚;;关于地球水陆变迁的一种假说[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罕哲;赵志庆;;产业“生物圈”与长春汽贸开发区的功能整合[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金雷 杨天胜;[N];焦作日报;2009年

2 汉滨高中 唐军;[N];安康日报;2011年

3 刘庆华 风痕 本报记者 吴红雅;[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成华光;[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本栏撰稿 王乃粒;[N];文汇报;2000年

6 ;[N];北京日报;2001年

7 蒋高明;[N];科技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陈磊;[N];中国气象报;2002年

9 孙家驹;[N];学习时报;2007年

10 高丽华;[N];计算机世界;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娓;羊草草地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曲国辉;羊草草原分解者亚系统氮、磷、碳动态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贵清;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4 王淑平;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5 曹建华;岩溶土壤系统中生物作用及有机碳转移对于CaCO_3-CO_2-H_2O体系的调节与控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6 刘苹;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 Roshev.)草原植物凋落物分解特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7 关峻;复杂生态系统的无标度理论研究及其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刘长灏;循环经济输入输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刘旌;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郭蕾;中医学天人相应论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英;荒漠草原环境下马粪分解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秦美丽;初中生物课堂中渗透STS教育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亚艳;生态隐喻的认知和功能视角[D];苏州大学;2009年

4 蒿慧玲;生物学教学中“师生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赖燕燕;初中《生物学》(植物部分)大纲教材与课标教材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谭连桂;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7 汪琴;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欧阳红君;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向阳;初中生物教学中实践型作业运用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在斌;垂直气候带表层岩溶泉水的理化性质与溶蚀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中渗透STS教育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3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33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