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0:12
本文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育人的重要一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实效性不高的弊端更是暴露了我们在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诸多不足。我们采取文献查阅、个案访谈等方式,在国内外对这一问题所进行的各类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几种表现,具体表现为:(一)空洞的说教难以深入学生的思想;(二)陈旧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严重脱节;(三)方法单一老套,难以让学生理解;(四)手段缺乏创新,未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采用追本穷源的办法,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实效不高做了如下归因:(一)学生个体成长环境变化太快,思想教育跟不上;(二)社会影响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令学校教育难以抵挡;(三)家庭教育在态度、方式及价值选择上出现导向问题;(四)学校自身的问题——理念落后、设备陈旧、人手缺失、氛围不浓等。因此,结合当前全社会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期望和要求,提出包括∶(一)完善学校德育体系;(二)纠正家庭教育误区;(三)创设和谐的,形成合力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五)发挥课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五个方面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在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之外,专门讨论了学生个体因素对此的影响,针对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中,我们提出的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及发挥校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看法的主张,也是较为新颖的观点。这对于今后研究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课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6
- 一 论题的提出及意义10-11
- 二 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11-14
- (一)研究现状11-13
- (二)创新之处13-14
-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14-16
- (一)新课改14
- (二)思想政治教育14-15
-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15-16
- 第一章 新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16-20
- 一 新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的变化16
- 二 新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的变化16-17
- 三 新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结构上的差别17-18
- 四 中学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新课改的顺应与背离18-20
- 第二章 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20-28
- 一 受教育者存在的问题21-23
- (一)独立意识迅速发展21
- (二)受挫能力相对不足21-22
- (三)盲目跟风追求攀比22
- (四)自我教育意识淡薄22-23
- 二 学校存在的问题23-24
- (一)教育理念落后23
- (二)重视程度不够23
- (三)教育内容单一23-24
- (四)手段相对落后24
- (五)效果评估不合理24
- 三 教育者存在的问题24-26
- (一)思想观念陈旧24-25
- (二)知识体系欠缺25
- (三)言行难以立范25-26
- 四 家庭、社会存在的问题26-28
- (一)家庭教育的失位26
- (二)社会教育的错位26-28
- 第三章 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分析28-34
- 一 学生身心发展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同步28-29
- (一)生理变化引发多重不适应性28
- (二)心理发展滋生各种叛逆阻抗28-29
- 二 家庭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相协调29-30
- (一)家庭教育态度不一29
- (二)家庭教育观念陈旧29-30
- (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30
- 三 理念失范及育人队伍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预期不统一30-31
- (一)学校理念的失范30
-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困境30-31
- (三)学校全员育人的氛围不够31
- 四 社会导向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契合31-34
- (一)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31-32
-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现象的冲击32
- (三)媒体网络过度曝光产生暗示效应32-34
- 第四章 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34-44
- 一 完善学校德育体系34-37
- (一)制定合理的德育目标34
- (二)明确德育原则,优化德育内容34-35
- (三)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途径35
- (四)构建科学的方法体系35-36
- (五)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36-37
- 二 纠正家庭教育误区37-38
- (一)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37
- (二)倡导家庭民主教育37-38
- (三)重视素质全面发展38
- 三 创设有利的育人环境38-39
- (一)净化网络环境38
- (二)创设和谐校园环境38-39
- 四 创新思想教育方法39-41
- (一)坚持“以生为本”突出主体间性原则39-40
- (二)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40-41
- 五 发挥隐性课程功能41-44
- (一)“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表现41
- (二)发挥隐性课程资源教育功能的对策41-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附件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蕾;;刍议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本文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