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13:42
   校本课程开发是现今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内容,目前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自然保护区的课程开发更是少之又少。本论文结合研究区所处的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的独特地理优势,充分挖掘当地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切合学生实际的地理校本课程。本论文以云南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内的初中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并运用Excel和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到保护区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并究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保护区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调查,制定了一系列的开发流程开发地理校本课程。保护区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地理教育和地理意识的持续发展。研究结论: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较差、地理学习能力较弱;教师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不足,导致地理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但学生对乡土地理兴趣浓厚,这就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了最为有利的条件。解决措施:加强培训力度,不断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整合教学资源,完善制度保障。
【学位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33.55
【部分图文】:

校本课程,学术


第一章绪论地理特征的方方面面”[13]。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地理课程论研究得到较大发展,大多数学者关于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如泰勒、贝蒂等。泰勒认为课程资源包括教学活动、评价、组织、和目标四个内容[14]。随着地理校本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地理课程的开发已经渐入正轨,各国对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开发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二、 国内研究综述本研究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关键词,界定时间为 1983——2016 年,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学术关注度如图 1.1 所示。

学术,地理


图 1.2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学术关注度从图 2 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起步比较晚,研究数相对较少,到 2016 年呈下降趋势。有研究者总结了我国十年来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发现有关研究可分为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于概念解读和特征诊断的研究,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及特点,第二阶段主要是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这为具体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三阶段多元发展与案例研讨的繁盛时期[23]。当前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①校本课程仅仅是国家课程的翻版,无突破应试教育的阴影,不能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学生特长,曲解了国放权地方的初衷;②研究的主体和范围存在很大的不合理与差异性,偏重理建设,缺少实践行动;③偏向单一学科或单一知识,缺乏整体性,教师校本程开发意识淡薄;④以学校和教师为本,忽视了学生的需求,课程多数流于式不能实现;⑤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闭门造车”的现象,没有以一种开放和

自然保护区,性别构成,云南省,校本课程


第三章云南省轿子山自然保护区中学地理校本课程需求评估df 300Sig. 0.000表 3.4 研究区学生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 .899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 3858.588df 351Sig. 0.0002、教师问卷结果统计分析(1)研究区教师问卷的基本情况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恩;;关于《高一地理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2 张铭凯;;十来年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阶段、要点与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4期

3 蔡蕊莉;;农村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误区与跨越[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崔允漷,夏雪梅;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5 王成勇;;论盐城自然保护区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J];林区教学;2004年06期

6 余进利;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1期

7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4期

8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释义[J];中小学管理;2001年04期

9 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10 崔允漷;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个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齐琪;广西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现状及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2 左海燕;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凤英;依托蒙古族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潘晖;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沈宁;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3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53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b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