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中学教师群体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3:20
本文关键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中学教师群体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世纪二三十年代 安徽 中学教师 知识结构 生活待遇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中学教师多数受过中高等教育,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在任职资格、学历结构、教学经验、师资性别比例、工资待遇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安徽中学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世纪二三十年代 安徽 中学教师 知识结构 生活待遇
【分类号】:G635.1
【正文快照】: 安徽近代中学教育是随着清末兴学而发展起来的。民国成立以后,政府通过颁布各类中学教育规程和法令,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学教育的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安徽中学教育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至1936年,安徽全省共有普通中学64所。教师群体也随着教育的发展而扩大,到1933年,中学教师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强;;1927—1937年安徽中学教育发展探微[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徐承伦;国立八中校友会散记[J];江淮文史;2001年02期
3 吴咸礼;;学习行知思想 推进素质教育[J];爱满天下;2002年02期
4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娟;新课改背景下安徽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82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782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