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颖: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之困境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之困境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研究 > 理论研究 >
王莉颖: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之困境与对策
时间:2014-06-11 09:1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内容提要】文章在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基础上提出:农村成人教育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成人扫盲教育的历史重任;农村成人教育要准确定位;要整合正规与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资源;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本土化建设,力争城乡成人教育均衡发展。倡导农村成人教育公平是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与基本对策。
【关 键 词】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困境/对策
我国属发展中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近70%。因此,在全面深入地剖析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诸多困境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对进一步强化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我国一样,目前正处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进程中。此进程的突出特征是经济发展多样化、农业生产产业化与工业化、农村生活城镇化。这不仅催生了农村经济体制与生活方式的嬗变,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社会文化、制度、思想、习俗等方面的蜕变,客观上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当下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制约其发展。
困境一:农村成人扫盲教育任重而道远。农村成人文盲难以根除始终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一大社会问题。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扫盲主义”倡导者的积极引导与大力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人们坚信人类的一切灾难与不幸都源于文盲,只有彻底扫除农村文盲,建构现代化新农村,才能把农村人口从无知、饥饿、疾病与痛苦中解救出来,才能改善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生活与住房条件,增加就业机会与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此,发展中国家把改变农村现状的美好愿望完全寄予农村成人扫盲教育。
然而,迄今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扫盲教育却呈现出一幅既令人鼓舞又使人沮丧的图景:一方面农村成人扫盲教育成绩比较突出,农村人口脱盲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农村文盲总数仍在不断上升。据第五次全民教育高层会议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文盲总数1970年为5.69亿,1980年为6.25亿,1990年为8.7亿,2000年为8.62亿,2005年为7.71亿,其中90%以上的文盲居住在农村,妇女居多数。Ώ]近十年来世界文盲率之所以有所下降,主要是我国力减了9400万文盲,而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成人扫盲教育进展缓慢。为此,前联合国国际教育研究所所长库姆斯(P. H. Coombs)认为:“世界消除文盲的运动到目前为止仍是一场失败的战争。”ΐ]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K. K. Annan)强调,“我们应为世界上有20%的成人是文盲这一事实而感到羞愧”。Α]可见,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扫盲教育任务仍很艰巨。
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文盲难以根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发展中国家固有的社会问题制约了农村成人扫盲教育。如农村人口增长过快、义务教育普及不力、居高不下的基础教育辍学率以及扫盲经费严重不足等都影响着农村成人扫盲教育及其成效;二是有关农村扫盲教育的策略与指导思想值得反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发展中国家“扫盲运动并没有达到今天普遍认可的与文盲作斗争的目标。扫盲的目的并非单纯使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够识字,而要使他更好地与生存环境协调一致,真正理解生活的意义,维护个人尊严,走近他认为有益的知识源泉,掌握他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与技术”;Β]三是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各级政府对成人扫盲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与长期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从而阻碍了农村成人扫盲教育的进展。
困境二:农村成人教育目标定位偏差。发展中国家一般为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多数。为了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改善农村人口生活状况,各国不同程度地强调农村成人教育尽可能贴近农村发展实际,使农民掌握更多实用知识与技能,为农村发展服务。然而,农村发展的现实使人们意识到:众多的农村人口仅靠封闭的农村环境与有限的土地资源很难真正走向富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要求农村成人教育首先应在承担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职能的同时,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社会“上升阶梯”的职责,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服务;其次,农村成人教育不仅要使农民掌握农村本土化知识与技能,为农村建设服务,而且要使农民习得更多更新的实用知识与技能,以满足农民适应现代化城市工作与生活的需求。显然,以往发展中国家仅把农村成人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安于农村与农业生产的人才,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划地自限的农村成人教育观念,是预设了农村可以远离城市而发展的虚幻前提”,Γ]完全背离了现代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为此,如何准确定位农村成人教育的目标始终是困扰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
困境三:农村成人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各自为政。在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旨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导向下,各国各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等依托各类“正规”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如农民夜校等),较为系统地展开了大规模的科技兴农教育。但这类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往往因办学投入不足,为农村成人提供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仅能满足部分农民的需要,加之这类农村成人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等脱离且滞后于农村发展实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的学习积极性。而农村民间自发的各种“非正规”的、能够满足农民急需的实用致富技术需要的成人教育短训班却很受欢迎。如我国当下名目繁多的烹饪、装潢、电脑设计、家电维修、机动车辆修理、种植与养殖等培训班遍布农村乡镇,成为农村成人教育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引领农民脱盲、脱贫、致富与改善农民生存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实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如起步较晚,组织形式不够完善,缺乏“双师型”专任教师与专业管理人员,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此外,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过分注重实用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文素养等,不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如何改变农村“正规”成人教育与“非正规”成人教育各自为政的局面,整合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是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亟待探讨的难题之一。
困境四:农村成人教育合格师资匮乏。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师资数量普遍短缺,严重制约农村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2006年15个发展中国家在回应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的提问时,曾把农村成人教育质量不高归因为缺乏合格的师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若要在发展中国家实现2015年全民受教育的目标,还需再培养6000万合格师资,方可缓解农村成人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其实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不仅数量不足,质量也令人担忧。许多农村成人教育教师根本没有受过正规的教师教育或培训,缺乏基本的敬业精神与从教能力。在非洲,大约50%的农村成人教育师资未受过专业培训。
造成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教师匮乏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与城乡生存条件差异显著的社会现实。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社会福利、发展机遇等均明显低于政府其他部门的公务员与城市成人教育学校的教师。此外,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实现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期,人才竞争激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般享有更多的择业机会,可以享受优厚的待遇,这必然造成农村成人教育教师流失严重,即使未流失者也未必能长期安心农村成人教育工作。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发展中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其中颇具启发意义的做法是在师资不足的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实施“替代策略”与“替代计划”,即以优惠的政策选派城市合格的成人教育教师去农村短期支教。但这种措施治标不治本,甚至未必能有良好的效果。缘由是尽管这些被选派的教师去了农村,给农民带去了新的知识与信息,可他们因缺乏农村成人教育教学经验,不了解农民的切实需求,语言、文化甚至生活差异很大,易产生较强的“过客”心态,很难有为农村成人教育事业服务的信念。因此,如何培养更多扎根农村成人教育的本土合格教师,又是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困境五:农村成人教育公平缺失。尽管教育公平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社会愿望,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然而与城市成人教育相比,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在机会与公平、质量与作用、投资与资源、效益与可靠性等方面的差异突出,且这种差异还在不断扩大。2000年全民教育国际评估结果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仍有1.13亿儿童不能就学,8.8亿成人是文盲,Δ]农村成人教育中仍普遍存在性别歧视现象,且教育质量、价值观养成、技能习得等均与个人及其社会的期望相去甚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尽管很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却因经费投入不足,加之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等,严重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我国4万多乡镇独立建制的农村成人教育学校不足2000所,国家成人教育投入仅占教育事业总经费的0.6%左右,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份额更少。Ε]城乡成人教育非均衡发展滋生了明显的消极后果,对社会公平与进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弥补城乡成人教育失衡的缺陷,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公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所有农村学习者(尤其是成人学习者)均享有公平与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
其一,农村成人教育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成人扫盲教育的历史重任。基于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文盲依然大量存在,农村成人教育必须以扫除文盲为己任。要彻底扫除农村成人文盲,不是一个扫盲教育项目或一场扫盲教育运动所能奏效的,必须做好持久扫盲的准备。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实施行之有效的农村成人扫盲教育,使成人基础性扫盲教育与功能性扫盲教育密切结合,使农村人口在获得基本文化知识与基本学习技能及劳动技能的前提下,较为全面地了解甚至掌握最新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在世界更加公正与公平的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此,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公报》强调指出,各国应采取“三头并进”的扫盲教育策略:(1)使农村成人扫盲教育成为高质量的全民教育;(2)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成人扫盲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继续开展扫盲教育;(3)营造可持续扫盲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泰国是实施上述策略的典范。在世界教育协会的指导下,泰国近年来尝试开展了“功能主义”扫盲行动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参与扫盲教育者本人必须对解决当地日常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索与掌握。这些问题涉及农业耕作、营养、家庭与个人卫生及儿童抚养等。在此扫盲计划中,知识性扫盲似乎成为次要目的。事实证明,这种扫盲的成效相比以前试行的一系列因循守旧的扫盲计划要大得多。这一扫盲计划的落实,使学习者通过参与扫盲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条件,而且复盲率也降低了很多。此后,该模式的扫盲教育纷纷为其他国家与地区借鉴,如印度尼西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等许多国家与地区相继开展了类似的扫盲教育,,均取得显著的成绩。
其二,农村成人教育要准确定位。农村成人教育要在彻底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定位为农村与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服务。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农村成人教育的过程中渐渐认识到,农村成人教育不能被片面地强调为农村发展服务或只为在农村生活的人群服务,进而把“农村成人教育”与“城市成人教育”截然对立起来。就教育目的而言,农村成人教育不仅要帮助农民脱盲、脱贫、致富,同时还要关注农民人文素养的提升与道德观念的养成,形成和谐、健康、有序、进取的农村社会新风尚;就教育内容与课程设置而言,农村成人教育不仅要满足提高农村人口基本文化知识水平与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满足农村人口与社会发展及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就教育教学方法与措施而言,农村成人教育要尽可能贴近农民生活与生产及其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就整个教育过程而言,农村成人教育决不能囿于仅在农村发生与进行的教育,也包括在城市中进行的一切可能为农村与农村人口全面发展服务的教育。概言之,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与农民发展服务“在于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使农民追求并体验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幸福”。Ζ]
其三,整合正规与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资源。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正规与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在促进农村及农村人口发展方面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此外,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落后的国情,决定了正规农村成人教育将长期处于资源供给不足的状态,发展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是弥补这一缺憾的有效途径。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灵活性与实效性,富有发展潜力与生命力。在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单一的正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农村社会及其人口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一个国家有效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必须是正规与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及其资源的有机整合。为此,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不断探索正规与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整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如非洲坦桑尼亚科旺西西社区教育中心曾开发了一个把正规与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结合起来,以适应当地社区发展需要的实验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设了更适合社区发展需要的新式农村成人教育课程与实施办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非洲塞拉利昂的“布南布项目”则是在学校正规与社区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机构之间建立互利合作的综合性社区成人教育中心,专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提供手工艺、家政学、营养学、健康教育与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成绩显著。泰国在亚洲金融风暴后实施创新性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策略,大力推进非正规与正规农村成人教育的结合。印度等国家正在积极创建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中心,大力开展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以弥补正规农村成人教育之不足,并将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纳入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制度,使其在实施农村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强调正规与非正规农村成人教育的有机结合,努力构建面向农村及其农村人口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农村及其农村人口全面发展服务,是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其四,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本土化建设。教师的高素质与充足数量是保证农村成人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关键。为此,大多数经济发展滞后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填平城乡成人教育师资力量悬殊的沟壑,普遍采取向农村成人教育倾斜的政策,从宏观上调控教育资源的投入。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强化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如制定城市高质量教师自愿向农村流动者给予加薪、优先晋职与提升等优惠政策,以吸引城市成人教育教师与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成人教育学校任教;聘请有一技之长、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民技师担任实践课程教师;与地方大专院校挂钩,选送部分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离职培训,使其更新知识结构,成为“双师型”教师;通过卫星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对在职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尽力保障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经济待遇,制定相应的其他优惠政策,稳定农村成人教师队伍。
其五,力争城乡成人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是社会的最大不公平,易于导致弱势群体成员心理畸变。这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违法犯罪的主要心理原因。解决农村成人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消除城乡成人教育差别,实行成人教育均衡发展战略,赋予全体国民以平等的教育机会。为了防止城乡成人教育不均衡状况的延续,一些发展中国家注重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立法,不断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机制,制定并强化优先为农村与农村人口全面发展服务的农村成人教育政策。国家教育政策特别强调增加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服务的投入,结合财政拨款、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以及民间资金,进一步拓宽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投入渠道,尽可能缩小城乡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差距。在一些农村贫困人口偏多与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农村成人教育援助项目,呼吁国际社会继续为改变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状况给予援助。
总之,尽管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面临诸多困境,但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已清醒地认识到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性,为此正在积极寻求挣脱困扰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桎梏的良策。我们期待着农村成人教育美好明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EB/OL].
·(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M].赵宝恒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1.279.
·赵秀红等.扫盲: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N].中国教育报,2005-12-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5.
·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
·余斌等.农村成人教育的国际比较[J].理论与改革,2003,(5).
·张乐天.全球化视野中的农村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12).
【作者简介】王莉颖,女,教育学博士,广东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河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成人教育 广东 潮州 521041
本文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之困境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2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