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对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2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家训对家庭长远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意义。小学生还并未直接接触社会,所获得的影响更多是来源于家庭,家训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将影响其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其家训内容的优劣、教育方法的好坏必然对其道德价值观产生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对小学生家训与道德价值观的现状及关系进行研究,可以丰富家训与道德价值观的研究内容,同时可以为建立优秀家训和引导小学生形成合理道德价值观提供策略指导。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传统家训作品研究为出发点,归纳出传统家训中优秀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并把它作为家训调查问卷编制的理论依据。接着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小学生道德价值观问卷》和《家训调查问卷》对321名小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380名家长的家训的内容、家训的教育方法展开调查,并分别从两类问卷中挑选出274份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问卷探寻小学生道德价值观与家训的内容、家训的教育方法间的关系;然后采用访谈法对十名典型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家训的内容与教育方法对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传统文化中家训内容的梳理,提取出传统文化中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节俭、孝悌、诚信、集体精神等方面,家训的教育方法包括以身作则、因材施教、严慈相济等方面。(2)当前家训现状调查情况总体处于较好水平,家训内容得分由高到低是诚信、节俭、修身、孝悌、集体精神,家训的教育方法得分由高到低是严慈相济、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总体情况比较乐观,六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为公德、个人美德、协调性、进取性、集体性、利己性;小学生道德价值观调查问卷中个人美德、公德、协调性与家训调查问卷中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3)小学生道德价值观受两方面影响,一是道德教育在家训中的必要性和准确性,二是家长的榜样示范、因材施教和严慈相济。(4)建立优秀家训,引导小学生形成合理道德价值观的策略包括在家庭方面要建立优秀的家训内容、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学校教育方面借力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家训文化、在班主任引领下建设优秀家训。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21;G78
【图文】:
表 4.3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取 样 足 够 度 的Kaiser-Meyer-Olkin 度量.879近似卡方 3209.148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df 435Sig. .00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并通过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参照各个项目的共度和因素负荷值,对部分项目进行了筛选,项目保留的标准如下:该项目在某因素上的负荷超过 0.4;不存在重复负载的变量;每个维度上最后保留的项目至为三项。经过上述步骤,发现 a1、a7、a9、a10、a14、a18、a23、a27、a28、a37、a3a42 不合要求,为了简便,将之删除。最终抽取的有效因子数为 8 个,形成问的项目为 30 个,结合各项目表达的含义,依次命名为以身作则、诚信、因材施教孝悌、集体精神、严慈相济、节俭、修身。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69.362%,各项目在相应因素上具有较大的负荷,处于 0.507 到 0.821 之间,各因子的内部一性系数在 0.684 到 0.866 之间,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21。如图 4.1 所示
23图 4.2 家训调查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从表 4.4 可以得知,卡方除以自由度的值为 1.76 小于 2,各适配度指0.80,RMSEA 的值为 0.061,表明本模型较为理想,家训问卷的结构得。表 4.4 家训调查问卷模型拟合指标f GFI TLI CFI IFI RMSEA 0.827 0.888 0.903 0.905 0.061②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在重庆市 S 区选取了四所小学,总共八个班级的学生、十个班级的家,把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分别进行编号,其中有 400 份学生问卷和家一对应的关系。本次问卷施测采取纸笔测试的方式,学生问卷由研究的指导语,问卷进行匿名填写,填写过程中要求被试独立作答,并及的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 321 份。家长问卷由小学生带回家里给父母日收回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 380 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中有 274 份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21;G78
【图文】:
表 4.3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取 样 足 够 度 的Kaiser-Meyer-Olkin 度量.879近似卡方 3209.148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df 435Sig. .00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并通过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参照各个项目的共度和因素负荷值,对部分项目进行了筛选,项目保留的标准如下:该项目在某因素上的负荷超过 0.4;不存在重复负载的变量;每个维度上最后保留的项目至为三项。经过上述步骤,发现 a1、a7、a9、a10、a14、a18、a23、a27、a28、a37、a3a42 不合要求,为了简便,将之删除。最终抽取的有效因子数为 8 个,形成问的项目为 30 个,结合各项目表达的含义,依次命名为以身作则、诚信、因材施教孝悌、集体精神、严慈相济、节俭、修身。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69.362%,各项目在相应因素上具有较大的负荷,处于 0.507 到 0.821 之间,各因子的内部一性系数在 0.684 到 0.866 之间,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21。如图 4.1 所示
23图 4.2 家训调查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从表 4.4 可以得知,卡方除以自由度的值为 1.76 小于 2,各适配度指0.80,RMSEA 的值为 0.061,表明本模型较为理想,家训问卷的结构得。表 4.4 家训调查问卷模型拟合指标f GFI TLI CFI IFI RMSEA 0.827 0.888 0.903 0.905 0.061②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在重庆市 S 区选取了四所小学,总共八个班级的学生、十个班级的家,把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分别进行编号,其中有 400 份学生问卷和家一对应的关系。本次问卷施测采取纸笔测试的方式,学生问卷由研究的指导语,问卷进行匿名填写,填写过程中要求被试独立作答,并及的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 321 份。家长问卷由小学生带回家里给父母日收回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 380 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中有 274 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晶;李强;;高职学生道德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年22期
2 李晓娟;;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构建的路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年24期
3 金颜;;论民族地区社会道德价值观共融[J];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02期
4 张昭;;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马基雅维利道德价值观再阐释——兼与柏林对话[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5 汤晓梅;;美在教育中体现的重要性[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年11期
6 余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浅谈道德价值观融入品德课堂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7年02期
7 黄海;;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论析[J];教育评论;2014年05期
8 黄海;;浅谈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J];教育探索;2014年03期
9 刘慧;俞R
本文编号:2774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77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