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1 22:01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检测调查显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533万人,而80后出生的农民工超过了比例的一半,他们在城市谋求发展的过程中面临适应城市生活、谋求继续发展、角色转变等诸多挑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他们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归根到底,照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由此看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展开的功能性扫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扫盲现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功能性扫盲教育的因素,并本着提高其参与功能性扫盲教育的原则,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本研究围绕“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分五章展开研究。 第一章是绪论,从总体上阐述选题的缘起与意义、新生代农民工与扫盲教育的相关研究状况,及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同时对功能性扫盲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概念进行释义与界定,为本论文后续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和前期铺垫。 第二章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构建的时代蕴含,,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分别从学习型组织、终身学习、人力资本理论、成人学习理论阐释了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功能性扫盲教育障碍因素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调查项目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功能性扫盲教育参与功能性扫盲教育的因素,为本论文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五章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扫盲教育的发展方略。明确了新生代农民工扫盲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并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的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最后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深层反思和后续性研究期望。就本论文中存在的某些数据与信息、评价指标、实际操作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希冀就这些问题,从研究思路、方法、目标等方面进行后续性研究。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扫盲教育 功能性扫盲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7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8-9
- 1.1.1 研究的缘起8
- 1.1.2 研究的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9-14
- 1.2.1 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9-11
- 1.2.2 有关扫盲教育的研究11-14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14-15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14-15
- 1.3.2 研究的方法15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15
- 1.4 基本概念释义15-17
- 1.4.1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释义15-16
- 1.4.2 “功能性扫盲”的概念16-17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的时代蕴涵17-21
- 2.1 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的社会诉求17-18
- 2.2 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的现实困惑18-19
- 2.2.1 功能性扫盲教育认识缺失18
- 2.2.2 功能性扫盲教育资源不足18
- 2.2.3 功能性扫盲教育评估滞后18-19
- 2.3 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的发展趋势19-21
- 2.3.1 “整体”向“个体”教育行为的转变19
- 2.3.2 “传统”向“现代”教育方式转进19-20
- 2.3.3 “被动”向“主动”教育认识转折20-21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的理论支撑21-26
- 3.1 学习型组织理论21-22
- 3.2 终身教育理论22-23
- 3.3 人力资本理论23-24
- 3.4 成人学习理论24-26
- 第四章 影响新生代农民参与功能性扫盲教育因素的实证分析26-39
- 4.1 “影响新生代农民参与功能性扫盲教育因素调查问设计26-33
- 4.1.1 预试问卷的设计26
- 4.1.2 预试的实施与处理26-33
- 4.2 问卷的实施与结果的分析33-37
- 4.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33-34
- 4.2.2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与功能性扫盲教育的描述性统计34-37
- 4.3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因素分析37-39
- 4.3.1 政策保障的缺位37
- 4.3.2 舆论导向的偏失37
- 4.3.3 教材内容与专业教师的缺少37-38
- 4.3.4 学习意愿的缺乏38-39
-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实施方略39-46
- 5.1 总体目标39
- 5.2 功能性扫盲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39-40
- 5.2.1 差异性原则39-40
- 5.2.2 发展性原则40
- 5.2.3 实践性原则40
- 5.3 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的实施路径40-42
- 5.3.1 依托网络实施的功能性扫盲教育40-41
- 5.3.2 依托学校开展的功能性扫盲教育41-42
- 5.4 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扫盲教育实施的条件42-46
- 5.4.1 开发“特色专属”的教育资源42-43
- 5.4.2 打造“多维并举”的评估方式43-44
- 5.4.3 完善“多元投入”的保障机制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49-51
- 致谢51-52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剑飞;高志敏;;成人教育:新技术与新活力——现代ICT在印度农村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07年11期
2 浅井加叶子,王国勋,刘岳兵;1949—1966年中国成人扫盲教育的历史回顾[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02期
3 陈柳钦;;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困境与应对之策[J];广东经济;2011年03期
4 郑立柱;;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扫盲教育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罗恩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郑文瑜;;浅谈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扫盲教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1期
7 单颖,霍玉文;国外扫盲教育之特征述略及其启悟[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8 邱艳萍;英国成人扫盲教育运动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9 关丽梅;;印度扫盲教育经验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10 宋虎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和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7期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功能性扫盲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7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0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