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案例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案例研究
【摘要】:大学转型的本质是深层次、全方位的大学改革,是大学模式的重建,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重构,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新型的大学-社会关系。不断增强适切性是民族地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与重要切入点。吉首大学通过立足学校的实际,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立足区域发展的实际,增强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立足学生的实际,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适切性,促进转型发展。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武陵山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地方大学 转型发展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武陵山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人才培养的视角”(课题编号:XJK014BGD063)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区域性大学转型发展研究”(课题编号:XJK014BJD006);“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促进大学毕业生创业政策绩效研究”(课题编号:XJK014AJC003) 2014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年度西部项目“武陵山区地方本科院校社会责任发展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 湖南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课题“大学社会责任研究”(课题编号:12A110);“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路径设计与实践”(课题编号:12T28)和“武陵山片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编号:JG2012A01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58.4
【正文快照】: 大学转型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在2012年召开的巴塞罗那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大学管理者、学者一致认为大学转型是目前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界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进行了探讨。[1]那么究竟何谓大学转型?大学转型的目的何在?大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维红;;大学三种权力的历史、现状与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徽;明珠;蔡晓琳;;高等院校校园景观特色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杨丹;刘自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系列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3 王端庆;钱静;于永华;;深化教改,培养前瞻性专业人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祝军;;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功能观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赵清;;大学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刘宝存;科尔大学理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9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刘宝存;不合时宜的真理——赫钦斯大学理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炳华;江顺;;文化融合:多校区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工程[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4 曾春花;;企业管理理论在贵州高校管理中的应用[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顾霞芬;;公立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改革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刘晓斌;;我国大学管理行政化的弊端与改革思路[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杨克瑞;;从利益合谋到权力监督: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变革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吕斌;;行业高水平大学特色发展相关问题的再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孙华;;论当前大学公共危机的发育机制[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晓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佳;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4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袁昆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花蕊;高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嫣嫣;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范晓滢;江西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安邦,阎光才;高校的权力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2 陈玉琨,戚业国;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权力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3 刘亚敏;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及其调整[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2期
4 林荣日;论高校内部权力[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2期
5 杜瑛;戚业国;;大学内部权力的冲突与融合——文化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健斌;地方大学“211工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高教研究;1999年01期
2 林健;坚持改革创新 建设有特色的一流地方大学[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刘一平;努力把地方大学办成地方文化中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06期
4 邓传德,徐佳丽;地方大学的教育经济效益[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5 李洛;;高校的层次[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7期
6 林维明;努力实现“五个转变” 建设高水平地方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7 罗群;正确认识地方大学中科研与教学的关系[J];肇庆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许学刚;城市化——地方大学的机遇和挑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薛瑞泽;地方大学学报区域特色刍议[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10 陈万鹏;明确目标定位 建设高水平地方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帅;;地方大学学生资助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晖;顾洁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大学国际化问题刍议[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潘林有;余闯;;地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研究[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星;依靠人才 科学管理 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地方大学[N];大连日报;2014年
2 记者 肖国忠;地方大学的科学发展尤应引起重视[N];光明日报;2009年
3 武汉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尚钢;简论地方大学的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杰 田大庆 刘然;跟当地经济互动:地方大学发展之道[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5 聊城大学党委书记 李U,
本文编号:522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2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