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家长学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家长学习的研究
【摘要】: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往往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涵盖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也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教育上,也开始关注起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素养对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我国家长的教育素养,我国的家长学校遍地开花,社会上的家长教育也风风火火的开展起来。家长作为家长教育的主体的研究目前在国内比较少,家长学习的研究也就是成人学习的研究。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调查上海市351名家长的学习情况,重点了解家长的学习观、家长的学习方式、家长的学习内容以及家长学习的动机和障碍,试图勾勒目前上海市家长的家长学习情况,为我国更好的开展家长教育提供依据。本研究分五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接下来对本研究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梳理,进而总结述评关于家长学习几个方面的研究的现有成果,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的选择加以说明。 第二章家长学习理论的依据。笔者引用了的成人学习理论中的麦兹罗的成人学习理论来阐述家长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家长需要学习来帮助家长更好的从胜任家长的角色。另外,从彼得?圣吉的理论中引申学习型家庭的建设理论。从以上两个方面论证了家长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章上海市家长学习的现状调查分析。通过网络发布调查问卷,回收了304份有效问卷。为了弥补高中以下学历家长样本和硕士以上学历家长的不足,通过走访菜市场的方式结合访谈搜集了高中学历以下的34个家长样本以及13个硕士以上学历的家长。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家长学习观、家长学习的方式、家长学习的内容、家长学习障碍以及家长学习动机几个方面。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学历家长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异。 第四章上海市家长学习情况调查结果的讨论分析。针对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后期访谈分析上海市家长的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学历的家长在家长学习的各个方面均存在差异,说明家长教育应该注重差异教学,针对低学历家长应该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排除他们的学习障碍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学习。 第五章提出促进上海市家长学习的对策与建议。从政府、家长学校和家长三个方面提出促进上海市家长学习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家长 学习 家长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一章 绪论11-34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11-19
- 1.1.1 研究缘起12
- 1.1.2 研究背景12-19
- 1.1.2.1 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家长教育13-17
- 1.1.2.2 现代家长角色的转变需要学习17-18
- 1.1.2.3 在我国提高家长教育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18-19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9-22
- 1.2.1 研究目的20
- 1.2.2 研究意义20-22
- 1.2.2.1 理论意义20-21
- 1.2.2.2 现实意义21-22
- 1.3 相关概念梳理22-23
- 1.3.1 家长22
- 1.3.2 家长学习22-23
- 1.4 文献综述23-30
- 1.4.1 家长的学习内容的研究综述23-24
- 1.4.2 家长学习方式的研究综述24-27
- 1.4.2.1 家长学校24-25
- 1.4.2.2 家长交流会25-26
- 1.4.2.3 自学26
- 1.4.2.4 家庭教育专题讲座26-27
- 1.4.2.5 教育机构的家长学习班27
- 1.4.2.6 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活动27
- 1.4.3 家长的学习动机研究综述27-28
- 1.4.4 家长的学习障碍28-30
- 1.5 研究技术30-34
- 1.5.1 研究方法30-32
- 1.5.1.1 文献研究法30-31
- 1.5.1.2 问卷调查法31
- 1.5.1.3 访谈法31-32
- 1.5.2 研究工具32
- 1.5.3 研究对象32-34
- 第二章 家长学习的理论依据34-38
- 2.1 麦兹罗的嬗变学习理论34-36
- 2.2 学习型家庭的理论36-38
- 第三章 上海市家长学习现状调查结果38-55
- 3.1 受访家长的基本情况38-40
- 3.1.1 受访者与孩子的关系38
- 3.1.2 受访者的文化程度38-39
- 3.1.3 受访者的工作情况39-40
- 3.1.4 受访者的孩子的情况40
- 3.2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家长学习观调查结果40-43
- 3.2.1 家庭教育观调查结果40-41
- 3.2.2 家长学习观调查结果41
- 3.2.3 家庭教育观与家长学习观的交互分析41-42
- 3.2.4 不同学历的家长的学习观对比42-43
- 3.3 家长对家长学校的了解情况43-45
- 3.3.1 家长对于社区家长学校的了解情况43
- 3.3.2 家长对于中小学的家长学校的了解情况43-44
- 3.3.3 城郊区家长对于社区家长学校的了解情况对比44
- 3.3.4 城郊区家长对中小学家长学校的了解情况对比44-45
- 3.4 家长学习的主要方式调查结果45-46
- 3.4.1 家长学习的主要方式概况45-46
- 3.4.2 不同学历的家长所使用的家长学习方式对比46
- 3.5 家长对于曾经参加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评价46-48
- 3.5.1 家长曾经参加过的家庭教育活动概况47
- 3.5.2 家长对于曾经参加过的家庭教育活动的评价47-48
- 3.6 家长对于家长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48-50
- 3.6.1 家长对家长教育相关概念的了解程度48-49
- 3.6.2 家长对于家长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49-50
- 3.7 家长的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50-53
- 3.7.1 家长的学习需求概况50-51
- 3.7.2 各学历层次的家长学习需求情况对比51-52
- 3.7.3 家长的学习动机概况52-53
- 3.8 家长的学习障碍的调查结果53-55
- 3.8.1 家长的学习障碍的情况53-54
- 3.8.2 不同学历的家长的学习障碍情况对比54-55
- 第四章 上海市家长学习调查结果的分析55-64
- 4.1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与家长学习观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55-57
- 4.1.1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55-56
- 4.1.2 家长学习观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56
- 4.1.3 家长的学历及其教育观和学习观的相关性分析56-57
- 4.2 上海市家长的学习方式调查分析57-59
- 4.2.1 上海市的家长学校建设已小有成效57-58
- 4.2.2 自学和请教经验是家长学习的重要方式58-59
- 4.2.3 不同学历的家长的学习方式也有差异59
- 4.3 家长对家庭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不甚理想59-60
- 4.4 家长的学习需求和动机的调查结果分析和讨论60-64
- 4.4.1 家长的学习需求调查结果分析60-61
- 4.4.2 家长的学习动机分析61-62
- 4.4.3 家长的学习障碍分析62-64
- 第五章 促进上海市家长学习的对策与建议64-71
- 5.1 政府应积极构建家长终身学习体系64-66
- 5.1.1 加强家长学习建设64-65
- 5.1.2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播家庭教育知识65
- 5.1.3 大力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65-66
- 5.2 家长学校等需对不同层次的家长实施差异化教学66-67
- 5.2.1 根据孩子的发展需求对家长进行差异化教学66-67
- 5.2.2 根据家长的自身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67
- 5.3 家长应该充分发挥自主性67-71
- 5.3.1 引导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67-68
- 5.3.2 家长应积极转变传统的家长角色68-69
- 5.3.3 发挥家长自主性,积极参与自主性学习69-71
- 参考文献71-76
- 附录76-80
- 1.调查问卷76-80
- 2.访谈提纲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贵良;父母教育──家庭教育的新观念(一)[J];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04期
2 张贵良;父母教育──家庭教育的新观念(连载)[J];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Z1期
3 柳君芳;职业指导的概念与基本内涵[J];北京成人教育;2000年01期
4 许洪顺;试论父母在现代家庭教育中角色的转变[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朱红;搞好家长终身学习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J];成人教育;2005年03期
6 李俊;;家长教育培训研究:从家庭教育到家长教育(上)[J];成人教育;2008年10期
7 缪建东;;论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J];成人教育;2009年06期
8 林碧英;论家长的教育资格与孩子的成长——亲子教育(二)[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01期
9 陈晓荆;母亲素质教育工程探略[J];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10 刘世英;浅谈家长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婷;[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李天舒;[N];健康报;2009年
3 叶莎莎;[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亚萍;日照市家长教育的困局及其破解[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生兆欣;试析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权威[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静;社会转型与中国成人教育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俊景;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赵阿勐;父母效能成长团体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亲子沟通和教养态度的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蕾;家长学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周旭;上海市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兵;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观的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严俊;家长学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袁淑英;美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7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2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