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特殊家庭对中职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7-06 23:07

  本文关键词:特殊家庭对中职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特殊家庭 中职生 问题行为 家校合作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像婚姻、家庭等社会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特殊家庭数目不断上升,给子女的生存、教育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这些家庭子女成了当代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而中职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这个弱势群体的比重在中职学校相对较高,产生相关问题行为的学生不在少数,成为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难题。 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中职生与普高生的家庭状况作了对比研究,得出中职生家庭状况在家庭结构方面的特殊性表现。采用实地调查,个案记录的方式,对笔者所在学校的问题行为进行深入调查,概括出了中职生问题行为的集中表现,并对特殊家庭对中职生问题行为的影响作了个案分析。论文的主体是研究特殊家庭对中职生问题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离异、分居、重组、单亲、寄养等五个不同类型特殊家庭学生的个案进行问题心理的分析;论文的最后就特殊家庭中职生的问题行为,结合职业学校的实际,从学校、教师、中职德育课教师等不同层面,作了关于家校合作、心理辅导、德育课程开发等内容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特殊家庭 中职生 问题行为 家校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6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5
  • 1.1 问题的提出9
  • 1.2 研究意义9-10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实践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趋势10-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3 发展趋势13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5
  • 1.4.1 研究思路13-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2 中职生家庭状况的调查与特殊性分析15-20
  • 2.1 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的家庭状况调查15
  • 2.2 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家庭状况对比分析15-19
  • 2.2.1 调查问卷情况反馈(表格自制)15-18
  • 2.2.2 访谈情况反馈18-19
  • 2.3 中职生家庭状态的特殊性表现19-20
  • 2.3.1 父母学历均较低,学习榜样角色缺失19
  • 2.3.2 父母职业以基层为主19
  • 2.3.3 贫困家庭比例较高19
  • 2.3.4 特殊家庭比例相对较高19
  • 2.3.5 特殊家庭家长的教养方式问题较多19-20
  • 3 中职生的问题行为概述20-23
  • 3.1 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20
  • 3.2 中职生的问题行为表现20-23
  • 3.2.1 厌学严重20-21
  • 3.2.2 攻击性行为突出21
  • 3.2.3 虚荣享乐,,网络成瘾21-22
  • 3.2.4 思想不成熟,早恋成风22-23
  • 4 特殊家庭对中职生问题行为的影响23-32
  • 4.1 特殊家庭概念界定23
  • 4.2 特殊家庭对中职生问题行为影响的原因分析23-26
  • 4.2.1 家教方式不当24
  • 4.2.2 情感温暖缺乏24-25
  • 4.2.3 情绪障碍突出25
  • 4.2.4 自卑,榜样角色缺失25-26
  • 4.3 特殊家庭中职生问题行为的个案分析26-32
  • 4.3.1 离异家庭中职生问题行为的个案分析26-27
  • 4.3.2 分居家庭中职生问题行为的个案分析27-28
  • 4.3.3 重组家庭中职生问题行为的个案分析28-29
  • 4.3.4 单亲贫困家庭中职生问题行为的个案分析29-30
  • 4.3.5 寄养家庭中职生问题行为的个案分析30-32
  • 5 预防特殊家庭中职生问题行为的对策研究32-39
  • 5.1 中职学校加强对特殊家庭的家校合作32-34
  • 5.1.1 主动搭建特殊的家校合作平台32-33
  • 5.1.2 唤醒特殊家庭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33
  • 5.1.3 做好特殊家庭的家教指导工作33-34
  • 5.2 中职教师做好特殊家庭中职生的贴心人34-36
  • 5.2.1 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34-35
  • 5.2.2 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35
  • 5.2.3 构建教师、家长、学生互动的立交桥35-36
  • 5.3 开发针对特殊家庭中职生问题行为的校本德育课程36-39
  • 5.3.1 职业理想专题,找回自信36
  • 5.3.2 亲子关系专题,增进人际沟通36-37
  • 5.3.3 休闲教育专题,怡情益智,增强技能37-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44
  • 致谢44-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崇德;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2 赵忠心;;“家庭教育漫谈”之二 “休闲教育”势在必行[J];班主任;2010年03期

3 李成柏,李永旭;职业高中学生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J];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刘湘玲;王俊红;;问题少年的人格、应对方式与父母婚姻冲突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谢秀灵;;特殊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1期

6 王金云;;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芮城;试论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教育调适[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施璐芳;特殊家庭对子女行为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9 谭虎;;家校合作 优势互补 共塑未成年人健康人格[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年Z1期

10 徐杰;;家庭状况对职高学生行为习惯影响的调查研究[J];内江科技;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丽;二战后美国家校合作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秋;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郑素君;中职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焦莹莹;家庭支持、家庭控制与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臧帆;离异家庭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8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28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