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第三代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建构

发布时间:2017-08-14 09:09

  本文关键词:第三代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知识经济 创意经济 公民社会 幸福社会


【摘要】:文章从社会发展脉络中爬梳出学习共同体的三代面貌:第一代学习共同体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面貌出现,主要由教育领域的学者为先锋,将教育与学习视为基本人权,政府应提供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并且营造一个适合全民终身学习的环境。第二代的学习共同体以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的面貌出现,主要由经济领域的学者为先锋,将教育与学习视为营造全球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与手段,政府应提供人民必要的教育与学习,强化人力资本的素养,培育具高度创意产业能力的人才,以提升学习共同体的社会繁荣指数。第三代学习共同体以公民社会和幸福社会的面貌出现,主要由社会与心灵领域的学者为先锋,将教育与学习视为营造公民社会与促进人类幸福的重要措施,政府必须考虑人民的幸福感作为施政的核心理念,并且以建设公民社会作为维护人民幸福感的最佳保证。
【作者单位】: 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
【关键词】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知识经济 创意经济 公民社会 幸福社会
【分类号】:G720
【正文快照】: 一、前言学习共同体是什么?英文翻译就是learningcommunity。以前译成“学习小区”,或是“学习社群”。相类似的名称还有“学习区域”、“学习城镇”、“学习城乡”或“学习城市”。无论何种名称,都来自同一个思想渊源,那就是强调学习权利的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但是学习共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国新;;基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一种新的成人学习方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2期

2 汪国新;;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林;;裁判员培养与大学生发展目标[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2 丁刚,张佑法,梁劲;创造力资本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宋明江;论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在创新教育中的优势[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蒋礼文;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宋建军,金亚白;学习“三个代表” 发展高职教育 发展先进生产力[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6 徐惠益;;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春锋;关玲;;文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徐延宇,黄元国;技术—经济环境下的高校管理体制及其改革[J];高教探索;2003年01期

9 姚蔚;高校管理效益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詹姆斯·洛维;;奥克兰是创业型全球城市吗?[J];城市观察;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育春;;从“愚公移山”到“愚公移民”:论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创新思维的构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立群;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李跃新;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波;当代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查冲平;协同学习系统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许爱萍;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勇;江西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连;贫困地区中等教育现代化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中心[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李瑞霞;可持续发展与中学地理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凤营;中学物理概念建构及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田恒平;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书红;中美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传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贯彻与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传梅;高校知识地图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孟丽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审视[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李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国新;;基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一种新的成人学习方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杰;;试析学习共同体与校长专业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陈佩妮;何桂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08期

3 赵健;;基于知识创新的学校组织发展——兼论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型组织的异同[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2期

4 李慧;李兴保;;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在线教育技术培训平台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年11期

5 庞力伟;;浅析缄默知识与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6期

6 李淑霞;杨晓英;;高校网络课程校际协作学习共同体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0期

7 王佳媛;贾玉霞;王西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理论及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代倩;;学习共同体——学习与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30期

9 傅蕴;郭峰;;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研究生学习共同体建设[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12期

10 孙波;;在学习中求发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黄菊辉;;构建党员学习共同体 促党支部文化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2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3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5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王爱武;;建构学习共同体 促进有效互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教育与社会、自然生态理念的重大变迁——兼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未来教育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之异同[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王桂文;;培养元认知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9 张晓枫;;IT项目学习使我们成为学习的共同体[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10 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宜军;组建学习共同体,我的学习我做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闫晓天 上海中医药大学;依托学习共同体 提高教学质量[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张艳 本报记者 薛婧;突破传统格局 建学习共同体[N];黑龙江日报;2011年

4 记者 张丽亚;西山区:利用教育博客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N];昆明日报;2011年

5 安徽省芜湖师范附属小学 陈红梅;如何构建阅读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王艳玲;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常春晖;“学习共同体”为中兴解题[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丁亦周 王小兵;互学互助,打造精彩校外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1年

9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校长 王中立;关注双主体 构建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简作军;建设校长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钟国祥;基于网格的智能学习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沈云波;学不可以已[D];复旦大学;2008年

5 蔡怡;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淑艳;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杨金萍;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文杰;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宏强;促进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海月;高校组织气氛与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影响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梦琳;论高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0年

8 营永霞;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程程;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之丁;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1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671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d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