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霞 课程与教学论 南京大学
本文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经验及我国的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汪霞 课程与教学论 南京大学 时间:2011-07-08 14:06:56 | 来源:勤思考研网 | 点击数:1237
个人简介
汪霞, 教育学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职业与就业教育、 国际教育与比较教育等。
兼任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会员常务理事、《课程研究》杂志编委会委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杂志审稿专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社科版 ) 》 杂志审稿专家、 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国际课程研究促进会委员( IAACS ) 。 著有论著 10 部, 参编工具书或论著 11 本,发表学术论文一 百多篇,其中 CSSCI 论文九十多篇 。 1998 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1 年被评为江苏省 “ 青蓝工程 ” 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2003 年被确定为江苏省 “333 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 ” 培养对象。 2007 年被确定为 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 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2008 年获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资助。 2009 年入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电子邮件:
代表成果
A、学术论文
98 、2011 ,《将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课程》 ( 1/2 )( CSSCI-2011 ),《高等教育研究》第 3 期。
97 、2011 ,《新世纪中外课程改革的政策分析》 ( 1/2 ),《教育科学研究》第 3 期。
96 、2011 ,《网络课程开发的后福特主义重构》 ( 2/2 ),《远程教育杂志》第 1 期。
95 、2010 ,《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 ( 1/1 )( CSSCI-2010 ),《高等教育研究》第 3 期。
94 、2010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 1/2 )( CSSCI-2010 ),《江苏高教》第 1 期。
93 、2010 ,《 美国工程领导力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 ( 2/3 )( CSSCI-2010 ),《高教发展与评估》第 5 期。
92 、2010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经验及我国的对策》 ( 1/2 )( CSSCI-2010 ),《全球教育展望》第 11 期。
91 、2010 ,《塑造世界公民:麻省理工学院教育全球化的理念与策略》 ( 2/2 )( CSSCI-2010 ),《中国大学教学》第 11 期。
90 、2010 ,《江苏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 ( 2/2 )( CSSCI-2010 ),《全球教育展望》第 5 期。
89 、2010 ,《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研究》 ( 2/2 )( CSSCI-2010 ),《全球教育展望》第 8 期。 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 2010 年第 12 期全文复印。
88 、2010 ,《美国杜克大学教育全球化的改革及其启示》 ( 3/3 )( CSSCI-2010 ),《全球教育展望》第 4 期。
87 、2010 ,《美、英、澳三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与特点》 ( 1/2 ),《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第期。
86 、2010 ,《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设计》 ( 1/2 )( CSSCI-2010 ),《 课程·教材·教法 》第 2 期。
85 、2010 ,《深化江苏省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 1/2 ),《大学》第 10 期。
84 、2010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2/2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 6 期。
83 、2009 ,《课程理论之分析 》( 1/1 )( CSSCI-2009 ),《教育理论与实践》第 2 期。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9 年第 5 期
引转载。
82 、2009 , 《怎样理解课程理论的作用》 ( 1/1 )( CSSCI-2009 ) ,《全球教育展望》第 4 期。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9 年第 7 期全文复印。
81 、2009 ,《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将学生可雇用性的培养融入课程》 ( 1/2 )( CSSCI-2009 ) ,《比较教育研究》第 6 期。
80 、2009 ,《新世纪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及启示》 ( 1/2 )( CSSCI 扩展 -2009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 8 期。
79 、2009 ,《国际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实践 创新》( 1/2 ),《江苏教育研究》第 5 期。
78 、2009 ,《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谈大学国际化的应对之策》 ( 2/2 )( CSSCI-2009 ) ,《全球教育展望》第 10 期。
77 、2009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征及其启示:课程政策设计的视角》 ( 2/2 )( CSSCI-2009 ) ,《比较教育研究》第 7 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 2009 年第 11 期全文复印。
76 、2009 ,《反思目标,回归本质--本科工程教育问题分析与改革对策》 ( 2/2 )( CSSCI-2009 ) ,《江苏高教》第 4 期。
75 、2009 ,《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与实施浅析》 ( 2/2 )( CSSCI-2009 ) ,《外国教育研究》第 5 期。
74 、2009 ,《 促进技术转移和应用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 ( 2/2 ) , 《大学:研究与评价》第 9 期。
73 、2008 ,《对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改进的商榷》 ( 2/2 ) ,《高等理科教育》第 5 期。
72 、2008 ,《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专业援助》 ( 1/1 ) ( CSSCI-2008 ),《教育科学研究》第 12 期。
71 、2008 ,《打破传统桎梏,变革教学模式 》 ( 1/2 ) ( CSSCI-2008 ) ,《中国高等教育》第 18 期。
70 、2008 ,《 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本科教学 -- 基于江苏省部分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2/2 ) ( CSSCI-2008 ) ,《中国大学教学》第 7 期
69 、2008 , 《 美国大学与企业研发合作的立法、拨款与运作机制 》 ( 1/2 ) ( CSSCI-2008 ) ,《全球教育展望》第 5 期。
68 、2008 ,《创新型大学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思考》 ( 2/2 ) ( CSSCI-2008 ),《江苏高教》第 1 期。
67 、2007 ,《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 ( 1/1 ) ( CSSCI-2007 ),《教育发展研究》第 11 期。
66 、2007 ,《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及其评价》 ( 1/1 ) ( CSSCI-2007 ),《高等教育研究》第 2 期。
65 、2007 ,《研究型大学成功实施本科课程教学的三个环节》 ( 1/2 ) ,《大学·研究与评价》第 9 期。
64 、2007 ,《斯拉特瑞:现代课程理论的批判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构建》 ( 1/1 ) ,《课程研究》第 1 期。
63 、2007 ,《通过专业援助促进研究性学习质量的提高》 ( 1/1 ) ( CSSCI-2007 ),《外国教育研究》第 9 期。
62 、2007 ,《对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一些思考》 ( 2/2 ) ,《大学·研究与评价》第 4 期。
61 、2007 ,《从“剑桥现象”探究英国产学研合作机制》 ( 2/2 ) ,《高教研究与探索》第 4 期。
60 、2006 ,《建构 21 世纪的课程研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 ( 1/1 ) ( CSSCI-2006 ),《教育理论与实践》第 1 期。
59 、2006 ,《 Is Our Classroom an Ecological Place 》 ( 1/1 ) ,《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 Vol.1,No.1.
58 、2006 ,《“ 9 · 11 ” 后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举措与问题》 ( 2/2 )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 1 期。
57 、2006 ,《校本课程开发:理念、过程、困难及其它》 ( 1/1 ) ,《教育探索》第 1 期。
56 、2006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美国“富布赖特计划”评说》 ( 2/2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 6 期。
55 、2005 ,《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 ( 1/1 ) ( CSSCI-2005 ),《全球教育展望》第 5 期。
54 、2005 ,《研究性学习的外部援助策略》 ( 1/1 ) ( CSSCI-2005 ),《课程·教材·教法》第 9 期。
53 、2005 ,《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后现代本质与评价》 ( 1/1 ) ( CSSCI-2005 ),《比较教育研究》第 10 期。
52 、2004 ,《后结构主义课程研究的发展与评价》 ( 1/1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第 1 期。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4 年第 4 期全文转载。
51 、2004 ,《从课程文本的变化看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发展》 ( 1/1 ) ( CSSCI-2004 ),《全球教育展望》第 4 期。
50 、2004 ,《从生态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理解课程》 ( 1/1 ) ( CSSCI-2004 ),《教育理论与实践》第 10 期。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5 年第 1 期全文转载。
49 、2004 ,《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障碍的探究》 ( 2/2 ) ,《现代中小学教育》第 11 期。
48 、2004 ,《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 ( 1/1 ) ,《教育探索》第 12 期。
47 、2004 ,《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 ( 1/1 ) ,《教育科学研究》第 12 期。 《教育文摘周报》 2005 年 3 月 9 日 第 6 版观点摘编。
46 、2003 ,《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 ( 1/1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第 1 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3 年第 2 期摘录。
45 、2003 ,《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 1/1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第 1 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 2003 年第 6 期全文转载。
44 、2003 ,《布洛克的后现代课程观探析》 ( 1/1 ) ( CSSCI-2003 ),《比较教育研究》第 2 期。
43 、2003 ,《高中生应有怎样的技能素养》 ( 1/1 ) ( CSSCI-2003 ),《课程·教材·教法》第 2 期。
42 、2003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 1/1 ) ( CSSCI-2003 ),《教育评论》第 2 期。
41 、2003 ,《课程实施: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1/1 ) ,《教育科学研究》第 3 期。
40 、2003 ,《转变课程观:来自杜威和怀特海过程理论的启示》 ( 1/1 ) ( CSSCI-2003 ),《教育理论与实践》第 3 期。
39 、2003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评价》 ( 1/1 ) ( CSSCI-2003 ),《外国教育研究》第 4 期。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3 年第 8 期全文转载。
38 、2003 ,《课程开发:含义、性质和层次》 ( 1/1 ) ,《教育探索》第 5 期。
37 、2003 ,《后现代异域的课程话语》 ( 1/1 ) ( CSSCI-2003 ),《全球教育展望》第 6 期。
36 、2003 ,《芬兰普通高中的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 ( 1/1 ) ,《学科教育》第 7 期。
35 、2003 ,《皮亚杰的新生物学世界观与转变课程思想的丰富隐喻》 ( 1/1 ) ( CSSCI-2003 ),《比较教育研究》第 8 期。
34 、2003 ,《建构课程的新理念》 ( 1/1 ) ( CSSCI-2003 ),《全球教育展望》第 8 期。
33 、2003 ,《现代课程研究及其方法论》 ( 1/1 ) ( CSSCI-2003 ),《外国教育研究》第 8 期。
32 、200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 2/2 ) ,《教育实践与研究》第 9 期。
31 、2002 ,《再造教育的文化:谈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 1/1 ) ,《教育参考》第 1 期。
30 、2002 ,《 21 世纪英国高中课程取向探究》 ( 1/1 ) ( CSSCI-2002 ),《外国教育研究》第 1 期。
29 、2002 ,《课程评价:类型和模式》 ( 1/1 ) ,《课程研究》第 4 期。
28 、2002 ,《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 ( 1/1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 4 期。
27 、2002 ,《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及其特点》 ( 1/1 ) ( CSSCI-2002 ),《外国教育研究》第 6 期。
26 、2002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特点及对我国课程改革的意义》 ( 1/1 ) ( CSSCI-2002 ),《教育评价》第 6 期。
25 、2002 ,《耗散结构理论与后现代课程范式》 ( 1/1 ) ( CSSCI-2002 ),《全球教育展望》第 7 期。
24 、2002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兴起:概念重建活动》 ( 1/1 ) ( CSSCI-2002 ),《全球教育展望》第 10 期。
23 、2001 ,《英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界定》 ( 1/1 ) ( CSSCI-2001 ),《全球教育展望》第 1 期。
22 、2001 ,《为成功而学习》 ( 1/1 ) ,《课程研究》第 1-2 期。
21 、2001 ,《课程行动研究:理念、基础与需要》 ( 1/1 ) ( CSSCI-2001 ),《教育科学》第 3 期。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1 年第 11 期全文转载。
20 、2001 ,《课程改革及其基本问题》 ( 1/1 ) ,《课程研究》第 4 期。 《教育文摘周报》 2002 年 5 月 15 日 第 6 版全文转载。
19 、2001 ,《对课程行动研究的思考》 ( 1/1 ) ( CSSCI-2001 ),《课程·教材·教法》第 6 期。
18 、2001 ,《一种后现代课堂观》 ( 1/1 ) ( CSSCI-2001 ),《全球教育展望》第 10 期。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2 年第 1 期全文转载。
17 、2001 ,《课程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 ( 1/1 ) ( CSSCI-2001 ),《教育理论与实践》第 11 期。
16 、2001 ,《课程设计取向研究》 ( 1/1 ) ,《江苏教育研究》第 11 期。
15 、2001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演变》 ( 1/1 ) ( CSSCI-2001 ),《全球教育展望》第 12 期。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2 年第 3 期全文转载。
14 、2001 ,《解读课程行动研究》 ( 1/1 ) ,《上海教育》第 14 期。
13 、2000 ,《从教育领域的危机谈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 ( 1/1 ) ,《江苏教育研究》第 1 期。
12 、2000 ,《对 21 世纪师范教育的思考》 ( 1/1 ) ,《现代教育论丛》第 1 期。
11 、2000 ,《瑞典新的高中课程及改革特点与分析》 ( 1/1 ) ,《课程研究》第 1-2 期。
10 、2000 ,《意大利的教育及存在的问题》 ( 1/1 ) ,《学科教育》第 2 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语文教与学》 2001 年第 3 期全文转载。
9 、2000 ,《从教学的缺失谈课堂的革命》 ( 1/1 ) ( CSSCI-2000 ),《教育科学》第 3 期。
8 、2000 ,《当前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特点、困难和问题》 ( 1/1 ) ( CSSCI-2000 ),《外国教育研究》第 3 期。
7 、2000 ,《 20 世纪末德国中学课程改革的动向》 ( 1/1 ) ,《学科教育》第 4 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语文教与学》 2001 年第 4 期全文转载。《教育文摘周报》 2000 年 7 月 19 日 第 2 版、7 月 26 日 第 2 版全文转载。
6 、2000 ,《我们需要进行课堂的革命》 ( 1/1 ) ,《香港现代教学论坛》第 3 期。
5 、2000 ,《可持续发展: 21 世纪的教育选择》 ( 1/1 ) ( CSSCI-2000 ),《中国教育学刊》第 5 期。
4 、2000 ,《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 ( 1/1 ) ( CSSCI-2000 ),《外国教育资料》第 6 期。
3 、2000 ,《 20 世纪末瑞典义务教育课程革新的理念与举措》 ( 1/1 ) ( CSSCI-2000 ),《比较教育研究》第 6 期。
2 、2000 ,《英国基础教育学科解析(上)》 ( 1/1 ) ,《学科教育》第 11 期。
1 、2000 ,《英国基础教育学科解析(下)》 ( 1/1 ) ,《学科教育》第 12 期。
( 2000 年以前略去)
B、学术著作
18、2010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7、2008,《课程与教学论》(合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16、2008,《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旅程》(参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15、2007,《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独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14、2004,《课程与教学概论》(副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13、2003,《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参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12、2003,《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体制》(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11、2003,《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参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10、2003,《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独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9、2001,《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参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2000,《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修订本)》(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7、2000,《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独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6、1998,《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5、1998,《教育大辞典(合编本)》(参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4、1996,《当代教育改革》(参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1995,《女性人格建构学》(参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1994,《课堂教学艺术论》(参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1、1994,《中国教育大系》(参编),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年以前略去)
科研项目
27、2010-2013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 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项目负责人。
26、2010-20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项目负责人。
25、2009-2011 ,基教司委托专项研究课题: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现代化实践研究 ,子课题 负责人
24、2008-201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项目负责人。
23、2008-2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研究,项目负责人。
22、2008-201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基础教育与经济现代化:北欧五国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负责人。
21、2008-200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产、学、研、政府合作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20、200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基金专项课题《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及数据库建设》之《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子项目负责人。
19、2007-2008,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建立企业与高校合作或委托研发的制度研究,项目负责人。
18、2006-2008,南京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建设自主创新的教师队伍,项目负责人。
17、2006-2008,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负责人。
16、2004-2006,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课程研究的后现代转向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创新,项目负责人。
15、2004-2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类)国家一般项目:《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对沿海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主要参加者。
14、2003-2005,香港华夏基金会与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资助项目:研究性学习研究,子项目负责人。
13、2003-200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发和实施,项目负责人。
12、2002-2004,教育部师范司委托研究项目:新世纪师范院校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子项目负责人。
11、2002-2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后现代主义与课程研究,子项目负责人。
10、2002-2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普通高中课程的比较研究,主要参加者。
9、2001-2003,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项目负责人。
8、1999-2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世界课程改革研究,主要参加者。
7、1998-2000,江苏省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当代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
6、1995-1998,国家教委委托研究项目:教育大辞典(合编本),主要参加者。
5、1995-1997,江苏省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我国当代课程与教学,项目负责人。
4、1995-199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面向21世纪教育课程模式的比较研究,子项目负责人。
3、1993-1995,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学教育,主要参加者。
2、1993-1994,江苏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向21世纪的中学课程改革研究,项目负责人。
1、1990-1994,国家教委委托研究项目:中国教育大系,主要参加者。
学术获奖
19、2011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独立。
18、2010 ,《 建立企业与高校合作或委托研发的制度研究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
17、2010 ,《 校本专业支援:院校合作共建学习社群 》,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 一等奖,第一。
16、2009,研究报告《建立企业与高校合作或委托研发的制度研究》获江苏省高教学会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5、2008,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4、2008,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获第五批人才项目资助。
13、2007,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12、2006,《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
11、2005,《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独立。
10、2004,《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独立。
9、2004,《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江苏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5。
8、2003,江苏省“333工程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7、2001,《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修订本),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独立。
6、2001,《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江苏省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5、2001,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4、1999,《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江苏省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3、1998,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1998,《教育学》,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课程,2/3。
1、1993,1960-1991年瑞典高中课程改革研究,江苏省第二次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学术交流
36、2011 , 中国教育国际化论坛 ,北京。
35、2010 , 本科教学 质量与 教学改革 研讨会,昆明。
34、2010 ,大学就业和创业教育研讨会,南京。
33、20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报告会,宁波。
35、2010 ,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北京。
32、2010 ,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现代化实践研讨会,苏州。
31、2009,The Third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urriculum Studies. Concurrent Paper Sessions:Reforming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Embedding Student Employability into Curriculum. Stellenbosch, South Africa.
30、2009,“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保障” 国际研讨会,北京。
29、2009,“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发展”论坛,杭州。
28、2008,第三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北京。
27、2008,Saint Joseph's University, Basic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Training Program.
26、2008,University of York,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terprise,University's Careers Service.
25、2007,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教指委会议,桂林。
24、2007,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香港。
23、2006,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杭州。
22、2006,The Second World Curriculum Studies Conference,Tampere,Finland.
21、2006,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教指委会议,北京。
20、200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0教育发展纲要研讨会,北京。
19、200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北京。
18、2005,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芜湖。
17、2005,过程思维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盐城。
16、2004,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年会,扬州。
15、2004,The Sixth Sino-Japanese Symposium on Teacher Education,Hong Kong.
14、2004,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昆明。
13、2004,2004教师教育论坛,北京。
12、2004,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西安。
11、2004,第九届全国教学论年会,北京。
10、2003,第一届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海。
9、2002,全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研讨会,厦门。
8、2002,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研讨会,青岛。
7、200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长春。
6、2001,“携手更生校园”国际研讨会,香港。
5、2000,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海。
4、2000,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 Studies Conference,Baton Rouge,Louisiana.
3、2000,Asia-Pacific Teacher Education,Tokyo.
2、1998,全国师专学术年会,昆明。
1、1997,97中国教育论坛,北京。
学术兼职
9、《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杂志审稿专家
8、《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社科版 ) 》 杂志审稿专家
7、“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
6、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5、Commissioner of Nominations Committee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urriculum Studies
4、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3、《课程研究》杂志编委会委员
2、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会员常务理事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门学科,勤思考研特地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您提供梳理和分析,旨在帮助大家更快的提高成绩。
一、填写备考成功率测试表:收到您的基本情况表后,我们的老师会尽快根据你的情况,为你大致规划学习进度和解决基本问题。专业辅导老师会通过加你的qq号或者电话回访的形式,给你解答,因此请务必认真填写测试问题和联系方式。考研复习规划答疑申请表>>
二、各种联系我: 在线咨询:速度,高效,可当下解决你的问题免费资料:勤思亲情大馈赠各位考研学子
三、针对性进行补习:考研备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在专业上、时间上投入一定的精力。对于时间紧、基础差,自制力差以及一些基础较扎实,但是却二战三战的同学,经过辅导的同学通过率远远超过未辅导的同学,如果你想通过有保证一些,可了解 教育学考研辅导班>>>
上一篇:张红霞 课程与教学论 南京大学 下一篇:王婧 课程与教学论 南京大学
其他同学还关注:
声明:凡注明“来源:勤思考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勤思考研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勤思考研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刊发仅供参考之用,不代表我们赞同其言论或立场。
(责任编辑:guolaoshi )
本文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经验及我国的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