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教师教育课程中条件性知识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8 19:20
  在国家大力发展教师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相关研究中,很多学者阐释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要加强(准)教师对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但与此同时,也有相关的实证研究显示,师范生对于条件性知识的有效性,评价并不高,认为在相关课程中学到的理论脱离实践,在实践中用处并不大。由此我们看到的,是学者“理论上的”判断,与初涉教育实践的师范生的主体感受,这二者之间明显的不一致。那么,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对于这些条件性知识的有效性又有着怎样的评判呢?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探析了教师教育课程中条件性知识的有效性问题——在职教师对条件性知识有效性的评判、影响其做出特定评判的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而是在职教师对条件性知识的有效性做出特定评判的合理性。在综合上述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实践改革建议。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在职教师对条件性知识作用发挥程度的评价,以及影响条件性知识作用发挥的因素。其次,选取部分教师,通过访谈,深入了解教师做出特定反应的原因,以及特定种类的条件性知识发挥或没有发挥作用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在条件性知识的作用...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师教育课程
        (二)条件性知识
        (三)有效性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创新
第二章 调查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一、条件性知识
    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教师的职业周期框架
        (二)“自我更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三、教师教学效能
    四、学习投入度
第三章 教师教育课程中条件性知识的有效性调查
    一、调查工具
        (一)第一部分:教师基本信息
        (二)第二部分:条件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
        (三)第三部分:条件性知识的教·学和考评情况调查
        (四)第四部分:条件性知识的使用频率以及作用发挥程度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的教龄与职级
        (二)调查对象的学历与专业背景
        (三)调查对象所属学段及所教科目
        (四)调查对象主要的岗位职责
        (五)调查对象获得条件性知识的途径
    三、调查结果
        (一)对条件性知识有效性的总体评价
        (二)对各类条件性知识有效性之现状的评价
        (三)对各类条件性知识未来之有效性的预期
        (四)各类条件性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情况
        (五)条件性知识的教·学和考评
        (六)各类条件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条件性知识的使用频率调查
第四章 教师教育课程中条件性知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条件性知识有效性判断的职前影响因素
        (一)入职前最高学历差异
        (二)条件性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情况
        (三)条件性知识的教·学情况
        (四)条件性知识掌握情况
    二、条件性知识有效性判断的职后影响因素
        (一)各类条件性知识的使用频率
        (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差异
        (三)所处岗位职责差异
        (四)所属学段差异
第五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
    一、条件性知识的有效性评价
    二、条件性知识有效性评价的影响因素
        (一)职前影响因素
        (二)职后影响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培养课程对职前教师从教准备度的贡献研究——基于效能期待的视角[J]. 吴宗劲,饶从满.  教育学报. 2018(02)
[2]“教育学”课程的窄化与重构[J]. 唐智松,高娅妮.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9)
[3]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及其课程功能辨析[J]. 薛晓阳.  教育研究. 2017(05)
[4]高校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缺失与建构[J]. 许应华,付文升.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4)
[5]教师教育课程衔接:不容忽视的改革视域[J]. 杨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6]论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误识及其超越[J]. 张霞.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1)
[7]融合视域下教师教育课程统整发展的问题与思考[J]. 杜娟.  教育评论. 2016(12)
[8]美国早期教育学课程与师范学校的历史宿命及启示[J]. 陈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9]教师教育专业条件性知识的本体性价值及其有效教学[J]. 祁占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10]公共教育学课程变革:从技术理性到意义建构[J]. 张霞.  当代教育科学. 2015(09)

硕士论文
[1]《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师范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昕瑜.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2]小学英语教师条件性知识生成策略研究[D]. 段月霞.陕西师范大学 2018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师教研模式研究[D]. 张道璐.北京理工大学 2017
[4]辽西地区小学教师条件性知识掌握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研究[D]. 赵曼璐.渤海大学 2016
[5]新疆普通高校青年思政教师条件性知识调查研究[D]. 王志新.新疆师范大学 2016
[6]新疆教师教育者条件性知识现状研究[D]. 王继娟.新疆师范大学 2013
[7]新疆师范类高校初任教师条件性知识的审视与思考[D]. 江姗姗.新疆师范大学 2012
[8]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之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 徐祎.江西师范大学 2012
[9]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 王美君.天津师范大学 2012
[10]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D]. 张勇.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22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722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6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