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建设刍议
20l1年5月,安徽省启动了皖江城市带建设工程,希望通过增强皖江流域主要城市(芜湖、马鞍山、巢湖)经济实力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安徽省省域经济融入苏浙皖经济圈。这一巨大工程能否早日竣工,直接与该区域内的整体创新能力、总体经济活力息息相关。作为创业事业的主力军之一,皖江城市带大学生创业环境与内在机制建设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 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建设实践证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从整体上来说,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 政策扶持 .芜湖市政府于2012年4月出台并颁布了以《芜湖市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办法,加大了大学生的创业步伐,对创业大学生的户籍管理、注册手续、信贷程序共计5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和阐释。以户籍管理为例,高校毕业生在离校之后的两年内持《芜湖市大学生自主创业证明》向户籍管理部门申请落户事宜,在审批原则上,创业大学生落户芜湖的先决条件不与其是否购置房产,而与其所经营的经济实体对本地财政收入、就业率增长的贡献相挂钩,有效避免了备受争议的“不动产歧视”现象。不仅如此,审批原则还充分兼顾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创业之初,仅有能力运营微小实体的客观实情,将企业发展潜力、科技含量指数评估情况列为基本标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适当降低了大学生创业者的落户难度,极大地解决了他们对安身立命的需要。同样,在注册手续上,本地工商、财政主管部门采取的是多部门联动、开辟绿色专用通道的方式,缩短大学生创业申报周期,提高申报通过率,帮助大学生早日踏上创业道路。
(二) 资金支持对于创业大学生来说,启动资金、周转资金的缺乏,往往会使他们苦心经营的弱小实体过早凋敝。不仅如此,金融机构过高的贷款门槛、民问融资渠道的不稳定也使得他们陷入两难境地。在此情况下,政府既要规避金融风险、防止出现呆滞账务,又要适度满足高校创业群体的资金需求。其问,放款额度、标准的拿捏必须稳健、持中。芜湖市政府采取的是多管齐下的信贷模式:其一,由本地国有银行(如中国建设银行芜湖支行)牵头,募集资金,施行中短期的低息放贷模式,向创业大学生推广小额信贷服务,资金额分为5万、8万、10万三档,还款期限为2年、4年、5年,无论借贷周期,前12个月一律免息,并保证后续利息低于同期的存款利率。同时,针对创业青年自身经济实力薄弱的资本瓶颈,贷方则综合考察创业者还款能力、实体规模、盈利空间等要素,给予借方以最优抵押条件,贷出款项;其二,鼓励周边农村信用机构(如芜湖扬子农村商业银行)对具有市场潜力的实体进行有限度投资,为大学生分担商业风险,这一措施主要适用于推动新型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型实体;其三,由政府、驻芜高校“联姻”,收集大学生所创实体的经营信息、运行状况、市场潜力等资讯,向对口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发布和“推销”,积极为各有所需的两方“拉纤”,达到“小船靠大船”的成效。
(三) 场地提供对于希望吸引广大学子扎根当地从事创业创新事业的城市而言,招鸾引凤的前提便是修窝筑巢。芜湖市先后从20l0年初至2012年l0月依次建成了市大学生创业园、高新科技创业园和青年人才创业孵化基地,严格按照专场专用的租借模式,以优惠的场地租赁价格、相对完备的配套设施、便利的交通运输条f-'l:吸引年轻创业者。不仅如此,政府对三大园区实施财政补贴和租用补助,保证园区内的场地使用成本明显低于园外同类场地的使用成本,切实减轻创业大学生的场地使用成本。此外,对于因种种原因未进入园区的青年创业者们,芜湖市政府利用其它渠道缓解他们在创业场所上的压力。譬如,适当下调自创实体在经营当中产生的水、电、通讯、网络使用资费,并根据不同实体的性质采用阶梯式、分时段收费法;在城市外围设立新农业项目试验区,向植根于此的创业大学生征收相对低廉的土地、人工、水利、水电设施使用费用;安排社区在集中摸排辖区内大学生创业实体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统一向上级机关提请划拨创业场地津贴,等等。简言之,利用减免税费的无形杠杆,撬动创业场地缺乏这块顽石,尽快让大学生手创的实体尽早安家落户。
(四) 智力支撑在大学生的创业进程中,新思想、新思维、新思路、新技术、新理论的参与不可或缺。考虑到大学生创业知识储备上处于单枪匹马、势单力薄这一不利境地的实际,外部的智力支撑在此时显得尤为宝贵。对他们来说,及时补充会计、财税、法律 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地方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知识无异于雪中送炭。在芜湖市,这一使命具体由本地的9所高校来完成,推行的形式包括定期讲座、现场咨询会、派遣客座(兼职)指导教师等。总体上,政府拨发专项经费,统筹安排各类(文科类、商科类、理工类)高校轮值分担相应的知识传授、答疑任务,在细节上,为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高校分配师资,自主选派专职教师承担讲学工作。与此同步,芜湖市政府还进一步开展“前沿科技进企业”、“优秀大学生创业创新成果展”等宣讲活动,让同处创业一线的莘莘学子有所借鉴、有所启发,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宣传目的。二 大学生创业保障机制建设如果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建设是“表”,那么,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障机制建设则是“里”。前者服务、遵从后者,而后者引领、丰富前者,并规范、主导大学生创业全局。稍作细分,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障机制建设则包含以下四大内容:
(一) 多向交流机制建设大学生自创实体必然会与政府职能部门、高校(研究所)、当地商会发生联系。因此,多向交流机制建设乃是题中应有之意。这一机制旨在为前者与后三者搭建互通有无的桥梁。功能上,多向交流机制建设起到的基本作用是:传达并解读政府通知、通告和方针政策;帮助获取专业技术指导与援助;协调自创实体与商会联盟之问的彼此关系,防范不正当竞争和恶意收购。
综合言之,多向交流机制既是咨询和信息的传播媒介,又是优化自创实体外部关联的“平衡器”、“谐波器”。在芜湖,多向交流机制功用的发挥依凭的是协调会平台和校企合作平台。其中,协调会平台一般由政府主持,将自创实体与科研机构、商会组织一齐请到现场,摆出问题,研讨症结,缔造缓解(解决)结局,从根本上求同除异,对一时无法妥善处置的异议则暂时搁置、转而寻觅其它的消化途径,继而分层、分段、分时处理。校企合作平台的主导方是驻芜高校。
借助该平台,大学生自办实体与高校在校企联合办学、企业员工培训、技术升级与指导、毕业生实习(实训)等关键事项达成共识,终而为双向、长效协作(合作)奠定基础,实现双赢。
本文编号:4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