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管理交往实践价值的实现
一、传统大学生对象性管理的不足传统大学生管理是一种对象性管理,教师是唯一管理主体,主宰一切管理活动,学生往往被物化成管理的对象客体,完全成为被“改造”、“塑造”的对象,忽视学生的发展,管理价值工具化。在这种“物的培养”的教育管理理念指导下,一方面,单向、独白式成为大学生管理的主要关系。教师习惯于把大学生管理活动当作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师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学生被剥夺了自由言说的话语权,表现为教师“施教”、“施控”的单边化行为,师生处于一种单向的、不平等的交往关系之中,缺乏双向互动与情感交流,使得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的整体性和有机性被破坏,真、善、美的全面人性成分被割裂和流失,这样,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就不存在了,师生关系也因此失去“教育”意义。
另一方面,管理机械化,教师习惯于采用刚性管理的模式,依靠制度规则来约束、监督、惩处学生,管理统一化,组织规模化,评价标准化,缺乏灵活性,限制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抑制了大学生的建构的主动性。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转变了对象性的实践方式,为解决大学生管理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指导。
二、大学生管理的新视角—— 交往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创造社会关系。一方面创造适合的生活环境,满足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客体主体化”的环节,发展自身,成就自我。所以,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所以,“人不需要从实践之外,也即从人之外去寻找生存的根据和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生成为一个具实践本性的‘人’,这就是‘成为人’的基本含义。”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任何社会实践必然包含两种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自然关系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人的任何社会实践都是交往实践,是一种融合了“主体—— 客体”和“主体一一主体”的实践关系。马克思对此作了详细论述,“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所以“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人的合作”。这在两种基本关系中,又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向度 第一,“主体—— 客体”向度,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性活动,体现的是人与物之间的一种生产实践关系,表现为人对物的作用,这一向度产生了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建构活动,即,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活动,从而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二,“主体一一主体”向度,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是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的主体间关系,表现为人对人的作用,这一向度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对话等活动;第三,“主体—— 自我”向度,是指个体与自我之间的自我意识活动,体现的是个体与自我之间的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关系,表现为个体对自我的作用,这一向度产生了个体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活动。所以交往实践是一个包括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社会活动和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活动,是一个包含生产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和自我意识活动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可以抽象为“主体—— 客体—— 主体”结构。在交往实践活动中,作为参与者的各方主体,要受到共同中介客体的制约;他们在改造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同时要与另一主体相互制约、相互设定,表现出主体间性。交往实践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人的外部生活环境,而且凭借实践的超越性,不断改造环境,也改造和生成了人自身;并且个体主体的一切差异都通过中介客体的改造而相互过渡、彼此转化、彼此融合,生成主体间性。
在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语境中,大学生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我们称之为教育管理活动,它本质上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师生之间以教育管理内容构成他们共同作用的中介客体,借助于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各种道德、行为规范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大学生管理交往实践是一种师生间的全面的心灵对话过程,师生之间通过活动、交流、体验、领会、理解,形成对话、共鸣、共悟、共识,在完成管理任务的同时,不断生成、建构人自身,不断彰显人的主体间性。
三、大学生管理交往实践的价值以交往实践来关照大学生管理过程,能更好地揭示交往实践对于人的发展的本体性意义,更好地接近教育管理的本质;能克服传统的“主体—— 客体”模式的对象化活动过程观的缺陷,从“物的世界”的思维方式转向“人的世界”的思维方式,使大学生管理真正成为“人对人的活动”。
首先,大学生管理交往实践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的实现。学生作为一种“未完成”的存在、发展中的主体,在认识和改造教育管理内容的同时,通过客体主体化完善了自我,建构了自身。师生关系是一种“你— — 我”关系,倡导包容心态,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崇尚个体的独特性、差异性,通过彼此问的交往,建构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实现师生相互间物质、能量、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呈现出建构生成性。它关注的是一个整体的人的全面生成,而不是分裂的人片面或部分地生成,“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o~33(P195)同时,它既弘扬人的主体性,又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共生性,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使师生回归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消解“人的失落”,彰显人本思想,直指人的生成这一价值取向。
其次,科学揭示了大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和环节。大学生管理交往实践的基本结构模式是:教师—— 教育管理内容—— 学生。在这个结构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是两类最基本的交往主体,资料、规范、方式方法等教育管理内容是师生间进行交往的最基本客体;发生两种基本管理关系,一是师生主体作用于教育管理客体发生的“主体——客体”关系,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共同的教育管理客体为中介而结成的“主体——主体”主体问的交往关系。在这两种基本管理关系基础上又发生了三个管理环节:第一,教师与学生构成同客体世界的关系,分别由教师和教育管理 内容之间的“教育管理”的活动,学生和教育管理内容之间的“学习、内化”的活动两个方面组成;第二,教师与学生结成的人际关系,二者以教育管理内容作为共同的客体联结起来;第三,教师与学生各自生活在自身的世界中,展开着探索自我的存在的证明(同自身的交往关系),改造着同自身关系的实践活动。由上可知,教师和学生在管理的各个环节过程中对学生的生成具有不同的作用。教师“教育管理”的过程不在于直接改变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结构,调整教育管理内容。学生的发展不是教师直接塑造的,它是学生与教育管理内容之间双向对象化的结果;以及学生内部的主我与客我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反思,通过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评价自己,反思、调控自己的行为,实现对自己的超越和提升。教师“教育管理”的作用在于调节、导引学生与教育管理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对教育管理内容、方式方法进行反思、总结,是帮助学生自我建构的助手。
再次,能充分发挥沟通、协调、整合等管理职能,确保大学生管理的正常进行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大学生管理中需要大量进行沟通、协调、整合等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表现为“主体——主体”的实践关系。交往实践观使大学生管理过程具有人性的活力,使师生间充满了人文关怀,双方克服保守封闭,走向互动开放,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传递经验 它尊重多元差异,倡导“和而不同”,消除由于师生认识上的差异或利益要求的不同导致的离散或冲突,进而相互理解而达成共识、视界融合的主体间性;它强调任何形式的协调都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塑造,都要遵循交往的规则,使师生的实践活动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客观有序的自我促进和整体契合,师生在交往实践中形成精神沟通、道德同情、相互“理解”和“共识”的主体间性,组织协调一致的共同活动,实现大学生管理交往实践的合目的性与合工具性的统一。
四、大学生管理交往实践价值实现的可能路径大学生管理中人的生成和发展必然要诉诸于交往实践。
然而,现行的大学生管理普遍存在交往的缺失和阻隔,因此,大学生管理要根据人的生命特性创造一种人性化的管理范式以及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在一定的“关系”和“互动”中促进各方的理解、共识,在此基础上生成更多更好的发展可能性。
(一)重建管理价值观:从“物的培养”到“人的生成”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主体需要与客体满足之间的一种关系。大学生管理价值反映着“大学生管理活动”与“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是一种生命存在,具有独特的、自主的和整体的特征;同时大学生也是一个未完成的人,具有生成性的特征,他需要不断地接受教育,需要不断地建构自身、完善自身。
“物的培养”根本上是忽视了人的存在和发展 大学生管理价值观活动应当尊重人的独特性,理解人的生成性,善待人的自主性,关照人的整体性,在价值取向上应从“物的培养”转向“人的生成”,注重人文关怀,从仅仅满足社会本位向满足社会与人的双重需要转变,使大学生生成为社会性与个体 性的统一体。高校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世界实践、体验,从中提升自己;在学生发展方式上要改变教师是说教者、培养者的理念,从“培养”
转向“生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关怀。
(二)改良师生交往行为:由独白到对话“对话”式管理是“人的生成”教育管理价值取向下的实践形态。由独自到对话不仅仅代表着师生交往形态的转变,而且标志着思维方式的转换,是大学师生的自觉交往与建构的主要渠道。在“对话”式管理中,师生之间是一种主体间关系,享有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师生在结合文本与个体经验的基础上敞开心扉,在相互倾听与言说中改变思维分享意义,不断地生成知识、意义与相互关系,进而达到认识客观世界与提升主观世界的目的。实现从“独自”向“对话”的转变,一是在于教育管理者要消解自己的话语霸权,将话语权真正交给学生,注意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对学生持有宽容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二是营造宽松的自由言语环境。坚持基本的话语规则,彼此用心交流,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真诚倾听、坦诚言说,还要不断生成话语。三是管理者要发挥平等中“首席”的作用,对教育管理资料进行选择加工,对教育管理内容进行“激活”,搭建更多更好的参与互动、对话交流的平台,建立双向良性互动机制,激励、鼓舞管理者、学生等主体参与对话交流,彰显、实现和发展人的主体间性,实现教育管理效应的最大化。
(三)转变管理方式:由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主体间性是大学生管理的重要内涵,它使师生在交往互动中相互认可,达成共识,分享新意义,实现意义的交往。从这点来讲,大学生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达成共识、不断刨生意义、不断共享意义的过程。然而,现行大学生管理往往被当作是权力的象征与控制工具或手段,表现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其“达成共识、意义共享”内涵并未引起重视。柔性管理强调尊重个性与自由,注重人的愿望、需求,使管理更具人性化,更具灵活性、非强制性、隐秘性,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更容易达成共识、意义创生、意义共享,从而将学校意志变成师生的自觉行动。
大学管理活动作为师生精神交往中的精神建构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活动,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意义世界,其目的是模糊的,过程是建构的;同时,笔耕文化传播,大学生群体具有学术性、松散性、灵活性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思想、行为的非一致性、差异性等特点。可以说,柔性管理既是大学生管理活动的需求,更是交往中建构的必需环境。联系实际来看,加强柔性管理,尤其要抓好以下三件事情:一是增强管理的弹性,充分尊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管理必须因人而异,协调好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组织形式,增加师生平等交往机会、增强师生交往频率及深度、激发师生交往自觉性。三是开展生成性管理评价,改变长期以来大学生管理评价整体显现出一种预成性评价的状况,关注过程生成,关注人性提升,重视师生参与,重视师生情感体验。
本文编号:4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466.html